第A2版:公民态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6月20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宵看电影实名制或成纸上画饼

  热点聚焦

  《四川省流动人口信息登记办法》自今年10月1日正式起施行。办法规定,酒吧、茶楼、影剧院、洗浴保健等服务性营业场所,对凌晨两点以后仍在场所内滞留不离开的人员,应当如实登记并及时申报其个人信息。(6月19日《成都晚报》) 

  通宵看电影也须登记申报个人信息,消息一出舆论哗然。其潜台词无非是服务性营业场所很可能藏污纳垢,甚至成为个别犯罪嫌疑人“避风头”或作案目标地,实名登记能够促使治安管理常态化。

  通宵看电影要登记个人信息,对加强治安管理,的确有积极的意义。不过,在更广阔的背景下看这一举措,却涉嫌过度侵入公民私域,不仅会对个人隐私造成潜在威胁,也难逃懒政之嫌。

  现代社会,通宵看电影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人们享受着这种固有的自由,也习惯于这种自由空间不被打扰。倘若不是国家法律明文规定,或者出于公共安全受到威胁,这不仅不需要管制,也无需干预。看电影实名登记信息,私人生活里多出来一只管制的手,这种行政强制措施是对公民自由权的限制,也似有“有罪推定”之嫌,怎能让人接受?

  况且,通宵看电影实名制,很可能成为空中楼阁。一方面,经营场所开门做生意图的是利,实名登记要靠影院亲自“操刀”,繁琐之余不可避免地会吓跑观众,影响生意。在利益的诱惑下,实名登记是扛不住赚钱冲动的。另一方面,如何监管、谁来监管“通宵看电影实名”,仍是一个大问题,公安部门怕是鞭长莫及。而且,营业场所违规后也只是“责令改正、千元罚款”,这样过低的处罚标准,即便是行政强力推动,也定会遭遇现实的尴尬。

  再者,经营场所凭行政命令轻易获得个人信息,如何辨别身份的真伪、保证信息不泄露甚至被不法分子利用,都是很现实的问题。我们还清晰记得,去年如家、汉庭等20家酒店近2000万条客户开房信息被泄露之事。

  实名制不是万能钥匙,也消除不了真正的治安隐患。要不要实行实名制,必须权衡其必要性,并进行民意听证。如果仅仅是为了部门和局部的利益,而给公众带来麻烦,使得各方权益受损,其不仅是懒政的体现,也会让问题潜伏得更深。强化治安防控管理,方法或在实名制之外,亟需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在加强人防技防物防和日常综合治理上久久为功,这考量的是行政智慧和管理能力。徐剑锋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