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聚焦 中国地质调查局擅自前往美国“赌城”拉斯维加斯,林业局所属企业巨资兴建三亚接待处……24日,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受国务院委托向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做审计工作报告,一批顶风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约法三章”要求的部门单位被点名。 (6月25日《东南商报》) 自2003年起,审计署每年发布“中央部门单位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结果”,已成惯例。与过去“个别部门还存在超标准列支‘三公经费’现象”的模糊表述相比,点名通报成为今年一大亮点。 公共财政的每一分钱都来自纳税人,公众有权知道权力是否恪守边界,有没有挥霍和浪费公孥。公开点名违规单位,满足了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对于当事部门也是一种警醒。去年,有媒体梳理了各省的审计报告,发现公开程度参差不齐,有的地方依旧处于“不点名”的状态。审计署公开点名通报,无疑会起到导向示范作用,推动各级地方审计结果的公开透明。 不过,公开点名的震慑力也不能过分夸大。此次点名通报之所以引人关注,主要在于首次就“三公”经费方面具体点出违规部委的名字。事实上,从1999年起,审计署就开始在审计工作报告中曝光部分发生违规问题的单位,随后点名范围不断加大。尴尬的是,一些部门尽管一次次被点评通报,却在年复一年的审计中问题依旧。如此“老生常谈”,不仅公众有些审丑疲劳,就连被点名的部门单位也不会脸红心跳。 口水淹不死人,要让有关部门痛定思痛纠正违规,必须依仗严厉问责。与提到问题时候的指名道姓所不同,审计报告对于处理结果的表述往往一笔带过,只有多少人受到处理的笼统数字。究竟相关责任人是谁,受到了怎样的处理,公众不得而知。有统计显示,2003年至2007年,全国各级审计机关及派出机构移送给司法机关的案件,只有一半左右得到立案。2012年,审计部门发现并移送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犯罪案件线索多达175起,涉及630多人,截至2013年10月只有14起办结,结案率仅为8%。倘若只是关起门来内部整改、行政问责,而不是依法追究刑责,这样的问责更像“罚酒三杯”,既不能惩前毖后以儆效尤,走不出“屡审屡犯”的怪圈,同时也辜负了公众对于审计风暴的期待和信任。 公开点名诚可贵,公开处理价更高。审计部门应该通过媒体、网站等渠道,实时公布违规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接受公众监督;同时,加强与纪检监察、司法部门之间的衔接,积极配合行政或司法调查,跟踪了解移送案件处理情况,并将结果向社会公布。张枫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