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7版:少年作家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6月30日 星期一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拨开云雾见月明

———阅读教学中教师主体作用“迷失现象”剖析

  李 丽

  宁波大榭开发区第一小学 李 丽

  阅读教学主张尊重学生的阅读自主权,因此传统阅读教学中教师唱独角戏的“满堂灌”、“满堂问”的现象大为减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学生在课堂上或朗读,或提问,或讨论,或表演……其主体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但与此同时,也有将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阅读绝对化的倾向。

  ◆自主朗读:随心所欲,人声鼎沸。

  “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你最喜欢的句子(段落)。”教师话音一落,学生便或坐,或站,或走到小伙伴旁,摇头晃脑地读起来。一时间,教室里人声鼎沸,煞是热闹。

  ◆自主体悟:胡思乱想,海阔天空。

  体悟即领会与感悟。学了《狐狸和乌鸦》一文,学生津津乐道于狐狸高明的骗术;对《龟兔赛跑》进行“第二次赛跑”的补白,学生独辟蹊径,各显神通,帮实力不如兔子的乌龟想出了诸如“分身术”、“布陷阱”、“吹黑哨”等战术……教师对这些学生的独到之处和创造性阅读一一予以肯定。

  ◆自主表达:立体交响,精彩纷呈。

  “同学们,用你最喜爱的方式来表达对春天的赞美。”在教学《燕子》一文时,一位教师如是说。学生便有的朗读课文;有的伏桌写话;更多的在画《燕子春光图》,与小伙伴合作合唱春天的歌……这样,似乎把课文中平面的语言演绎成了“立体音响”。

  固然,自主阅读中轻松愉快的气氛带给了学生久违的快乐,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给予了单纯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阅读教学有力的冲击。但笔者认为,阅读教学中出现的这种种有待研究的“自主”现象,事实上曲解了教师角色转变的内涵,忽略了教师对学生参与质量和效度的指导,弱化了教师的主体作用,从而也导致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成了阳光下的“彩色泡沫”。笔者剖析如下:

  1.随心所欲的自主朗读———教师选择权和组织权的自我漠视

  (1)读你最喜欢的

  这种说法虽赋予了学生选择朗读内容的权利,尊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在操作中值得思考的是:文本中那些有价值的内容而学生偏偏不喜欢,有些学生的选择仅凭个人喜好,缺乏对文本发现、感悟的广度与深度。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这句在阅读课上泛滥的“流行曲”,催生了学生在课堂上朗读多、默读少和朗读个性张扬有余而情韵不足的两种现象。

  一是朗读多、默读少。当教师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时,大多数学生会选择放声朗读。

  二是朗读个性张扬有余而情韵不足。

  2.海阔天空的自主体悟———教师话语权的自我丧失

  传统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话语权利即话语霸权,表现为课堂上教师照本宣科,学生准确无误地死记结论。教师话语霸权的强势存在使阅读教学枯燥乏味,极大地阻抑了学生个性话语的生成,对学生学习主体性也是一种莫大的戕害和摧残。如果说教师的话语霸权压抑了学生的自主发展和创造性,那么尊重学生独特体验则矫枉过正,过分强调了学生的自主发挥,导致了教师话语权的自我丧失,从而造成文本价值取向的偏离,不利于学生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3.立体交响的自主表达———教师语文意识的自我迷失

  所谓语文意识,是指教师对如何运用文字的自觉关注。浙江师范大学王尚文教授指出,沿着语文意识,语文教学就能走上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的正确轨道;否则,语文教学就会变味甚至变质。

  试想,如果教师连这点语文意识都迷失了,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又从何说起呢?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