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工友们:在外打工,注意安全,一旦发生事故:别人睡你媳妇,打你孩子,花你的抚恤金!打工安全,为你自己。”近日,深圳地铁九号线工地门口这段颇具个性的安全教育标语,引发了微博网友们热转,被称为史上最“狠”安全标语。 (8月5日《南方都市报》) 就是这样一条不足五十个字的标语,又一次引发网络的口水战。然而,在喧嚣的舆论场中,却缺少最重要的一环———这个工地的农民工是怎么想的? 判断一条标语的好坏,大抵有两个标准:一是能否起到预先设定的宣传目的;二是有无违反法律和道德规范,标语的受众是否欢迎。在此事中,对于第一条,网友意见比较统一,认为它通俗易懂且一针见血,很容易让人留下深刻印象。 争论的焦点在于第二条标准。违反法律是没有的,但许多网友认为它有违道德规范,过于简单粗暴,“能不能给进城务工人员一点尊严”;也有网友认为,它没有对农民工构成歧视,不过实话实说,换个主语,几乎适合任何工作者。遗憾的是,在新闻报道中,在或赞或弹的口水海洋中,独独没有出现该工地农民工的声音。 网络的声音具有代表性,但不能代表民意的全部,尤其不能代替当事人的感受。在这样的背景下,就连普遍被认可的标语的效用,也是可疑的。“对于工人的安全警示作用有提升,安全意识也有促进”,“秒杀一切安全口号”,有什么调查能够证明?又有哪个农民工现身说法?都是管理方和围观者在自说自话,争着代表农民工的意志。 这样的场景,何其熟悉。在许多问题上,农民工是沉默的群体,他们或者缺乏表达的能力,或者没有表达的渠道,或者丧失表达的权利。于是,他们出现在舆论场中的诉求,他们的喜怒与哀乐,经常是旁人想象中的,而非真实的;于是,网上与网下、工地内与工地外,构成了两个世界。然而,人们宁愿争夺他们的代表权,却总是不愿在这两个世界之间架设一条桥梁,哪怕只是将话筒送到他们的嘴边,哪怕仅仅是拿着纸笔站到他们的身前———比如这篇报道,没有出现该工地任何一位农民工的采访。 这个时候,有人站出来为他们说话,不是坏事,但未必就是好事。回到此事,有人认为最重要的是工地加强安全防护工作,这当然是正确的,但不代表工人的主观安全意识不重要,标语没有存在的必要。关键是,这条标语到底有无作用,是否冒犯农民工的尊严?如果农民工认可这条标语,工地管理方却在舆论的压力下撤下它,岂非可能对农民工的安全造成实质上的损害? 表达愤怒是容易的,占领道德高地是方便的,立场草根,敲敲键盘即可。然而,我们的言语,真的说出了农民工的切实感受吗?可以给农民工带来实际利益吗?在通向正义感的捷径上,我们的理念能否对接现实的逻辑?我们的思路,可否经得起现实的考量? 在多元的时代,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立场。出发点再好,再怎么换位思考,旁人的感受终究不能代替当事人的喜怒。只有放下道德的高姿态,走进他们的生活,聆听他们的声音,才能真实地获知他们的诉求。 我们在厌憎被代表的同时,不能习惯于代表别人。吴志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