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毕业季。对高校毕业生来说,如果不是到机关当公务员或者在国企就职,找到工作后还需要操心一件事———给自己薄薄几页纸的档案安个“家”。安“家”需要花钱,据专家估算,全国每年人事档案收费至少达数十亿元。 (8月12日新华社) 全国数亿人的人事档案,保管费用竟然达到数十亿元,这确实是一个天文数字。更让人不解的是,档案管理费在各地俨然成为了“机密”,收取标准和去向都成为了“隐私”。作为档案托管者,应该对自己的托管费用有个清晰的了解,而不是稀里糊涂,不知道钱是怎么花的,花到了何处。 档案管理,本不该存在收费是高是低的争论,而是根本就不应收费。因为,现实中,档案管理服务具有公益属性,并不会出现“货比三家”的竞争局面。这也就意味着,档案管理不是市场服务项目,而是被贴上了公共服务的标签。作为公共服务项目,不管是场地租赁费、保管费,还是安保费等等,都应该由财政埋单,而不是由公众弥补财政缺口。 目前而言,我国的人事档案管理,采取的是“服务为主,适当收费”原则,也就是说,档案管理虽然被定性为公益性服务,但是也需要收费,坚持成本补偿为原则。这种做法,背离了公共服务的属性,与档案管理的目的和初衷不相符。因为,档案管理,表面上看似是管理部门的“经营”,其本质却是一种行政强制行为,管理档案并非公民个人意愿,而是国家基于社会管理的刚需。从这个角度而言,档案保管的受益者并非公民,公民没有必要为此买单。 进一步来看,与公务员、事业单位员工以及国企员工相比,流动人员却要在档案管理方面背负额外的负担,这无疑是一种不平等。小小的档案,却让“体制内外”的鸿沟愈加明显,作为流动人员,又会作何感想?本应是公共部门的责任,却人为地被一分为二,不同的群体在不同的标签下享受不同的权利,公共服务也丧失了最起码的公平原则。 信息时代的到来,电子模式的探索和应用必然是大势所趋,是未来档案管理的出路,公众自然抱有期盼。但是,在电子档案还没有成为现实之前,档案管理则应该回归公益属性,不应该再让公民个人买单。如此之下,才有助于打破人才流动的藩篱,为社会发展注入更多的动力。 刘建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