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8版:后乐园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8月31日 星期日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草凉帽的

故事

  ●“金色回忆”散文征稿

  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在西乡,你走到哪里,随处都能见到三五成群妇女坐着竹椅,左手腋下夹着一路(束)席草,两手不停编织草帽的情景。

  编草帽,宁波老话叫作做凉帽,纯属手工劳作。虽然并无多少奥妙,但也有一定技术含量。各人手势的快慢,做出来帽子质量的好坏却是大相径庭。动作快的人一天能完成3~5顶,而动作慢的人两天还做不成一顶。质量上乘,各档尺寸又符合标准的能卖个甲级价,做得差的不但价钿贱,常常还要吃退货,被人取笑要凑灶镬洞(当柴烧)了。

  草凉帽,还有其外型标准要求,顶格(帽顶)平,头颈登(直),贴子(帽沿)坦,边道圆,草色青纯(不能夹有黄、黑草),纺织紧密、均匀。

  草凉帽花色品种繁多。按照市场需要,有一单、两根芯、三根芯、双双落、交眼等。还编出各种花纹点缀帽子对称的二侧,如元宝花、对角交、水波浪、双方连、帆船、五角星、回龙、蝴蝶、蝙蝠以及小鸟、鱼儿、中英文字、图案。还有染色彩草镶嵌出各种花卉,有云花、六角荷花,人字、九曲弯、葡萄花、风车、二面色、盖交饭、芝麻闹等二三十种。草帽品种又分大帽(礼帽)、大白(钵)帽、童帽、鸭舌帽,真是琳琅满目,美不胜举。

  草凉帽,曾是鄞州的一大著名产业,有全国草帽之乡美誉,历史悠久。鄞西,一直传颂着优美的村姑救康王的故事。1127年,金兀术率大军南下,穷追康王赵构,追兵至高桥往东路上遇铺晒的席草打滑,顿时人仰马翻,一败涂地,康王在逃,村姑急中生智用一只箩筐将他盖住,姑娘却将箩筐当凳坐,镇定地编织草帽而使康王逃过一劫。为了纪念,那个村的外墙抹成黄色。这也是后人所说高桥黄泥墙的来历。说明那时农民已种植席草,农妇已能编织草帽了。

  做草凉帽虽然说不上苦累,但并非飘逸轻松,是一件单调枯燥的行当。从40~48根草起头(开顶),象个酒盅大小,然后一边编一边生(添)草、接草、剔草(剔去杂色草),做到直径4.6寸已经有200多根,做到头颈高4.5~4.8寸时,一次性要生很多草,使贴子摊开来,再边做边生草,待快到完工可塞边时,做一圈就有400多根。

  做凉帽是一种“粘屁股”作业,夏天不能乘风凉,冬天不能晒太阳(防止席草干燥断裂),两手密切配合,一根勿来一根勿去。据粗略计算,这样来回编9000次以上才能完成一顶草帽。年轻姑娘手捷眼灵,操作起来比鸡啄米还快,其过程必得一板一眼,不能偷懒。所以有“凉帽呒没四两重(老称十六两制),做起来根根筋骨动”的苦经。

  人生每一段经历都有其宝贵所在,做草凉帽的生涯,也使我从小就养成了做事能按部就班,勤俭节约,追求完美的个性。

  海曙区三支街 沈玉琴

  征稿启事

  稿件要求:体裁散文,字数不超过1500字;

  邮寄方式:稿件请发送至邮箱dnsb@cnnb.com.cn,或邮寄至宁波市灵桥路768号东南商报社康乐老年编辑部,邮件标题或信封外请注明“金色回忆散文征文”字样,并请附上联系方式与通讯地址,来稿不退;

  征稿截止时间:即日起至11月10日;联系人:蒋女士、王女士;联系电话:87682575、87682577。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