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劳动·光荣与梦想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9月01日 星期一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她是医学专家,也是癌症患者

市李惠利医院副主任医师廉姜芳:角色体验,更能设身处地为病患着想

  廉姜芳在查房。记者 王鹏 实习生 陈哲 摄

  前天早上,记者见到市李惠利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廉姜芳时,她正在住院部心内科病区查房,和病人交流时,她始终面带微笑,时而还和病人开几句玩笑,讲话也铿锵有力,中气十足。很难想象,眼前乐观开朗的她竟是一名恶性肿瘤患者。

  查完房回到办公室已经过去了一个多小时,她坐下来,弯下腰开始捶小腿,眉头微蹙。

  10年前,医学博士毕业的廉姜芳从老家甘肃来到宁波。当她克服困难,在宁波医疗界小有名气时,命运却和她开起了玩笑:她被诊断出患了罕见的恶性肿瘤———左下肢粘液脂肪肉瘤。病痛没有击倒这个乐观派,反而让她变得更加坚强,从医生到病人,再从病人到医生,也让廉姜芳更加体会到病患的痛苦,更加设身处地为病患着想。

  记者 陆麒雯

  来宁波“闯”出一片新天地

  2004年7月,廉姜芳和丈夫、女儿第一次踏上宁波这片土地。一个多月前,她刚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获得博士学位,作为人才引进来到南方。     

  离开前,她有过犹豫,毕竟当时已近不惑之年的她,在老家其事业和家庭都相当稳定。但是丈夫却劝她:“走吧,再不出去闯闯就没机会了!”就这样,她的人生翻开了另一个篇章。

  谁料,上门诊第一天,就让她忐忑不安,那天来的两位都是老人,宁波话听起来比外语还难懂,她生怕把病人的主述意思理会错。再加上饮食和生活习惯的不同,让她很不适应。“我没想到天亮得这么早,真的连觉都睡不好,觉得事事不如意。”

  这让她不禁留恋起当初在老家兰州大学医学院的工作和生活。“来宁波以前,我几乎没有遇到过挫折,从小学习成绩就不错,工作后也很顺利,一路被捧着过来,突然间环境都变了,工作量还一下子增大,我真的适应不来。”

  就这样,廉姜芳把负面情绪带回了家,认为丈夫当初的选择完全错误,她对工作和生活的态度变得有些消极。

  “我觉得坦途在前,人又何必因为一点小障碍而不走路呢?”一次偶然想起鲁迅的一句话,让廉姜芳重新振作了起来。

  一年多后,她渐渐适应,也变得乐观了。2005年,宁波市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开始筹建,廉姜芳是负责人之一。她临床工作之余,增加了科研任务,后来还担任了宁波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2008年,她获得了“浙江省高层次卫生创新人才”的殊荣,是宁波临床医生中第一人,其他的荣誉更是接踵而至。

  确诊患癌却笑谈“晚上吃好点”

  可就在她春风得意之际,生活却再次给了她重重一击。这一回,几乎是致命的。

  2009年10月,廉姜芳作为访问学者来到美国宾夕法尼亚Thomas Jefferson医学院兰肯医院进行为期一年的进修。第二年春天,工作之余她总感到很疲惫,她以为是工作量太大的缘故,没有太在意。

  一次,她无意间摸到左小腿有一个肿块。用力一摁,没有任何感觉。作为医生,她知道这是一个肿瘤,但侥幸地以为是良性的。

  “我也想过在美国找医生看看,可是那里费用太高,还麻烦,进修又只有一年,要做实验还得赶论文,我每天早上比别人早两小时到办公室,真的不想浪费一点点时间啊。”廉姜芳把检查肿瘤的事情一搁再搁,直到回国一年半以后。

  检查结果不太乐观,院方立即为她安排手术,并行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廉姜芳永远记得2011年12月30日这个日子。当天中午吃过饭,她洗了头发,坐到电脑前想把一篇研究生的论文改改。不过,丈夫坚持要她歇歇。“我知道,先生的举动有些反常,我立即想到可能是肿瘤切片结果出来了。”在她的追问下,丈夫说出了实情:她不幸罹患左下肢粘液脂肪肉瘤。这是一种极少见的恶性肿瘤。

  “我这人真的很乐观,听到这个消息,我还和先生开玩笑说晚上吃啥,吃好点吧。”再次谈到在常人眼中如噩梦般的一天,她反而笑出了声。

  更能设身处地为病患着想

  由于病灶靠近脚踝,治疗有难度。2012年1月10日,她和丈夫坐上了前往北京的飞机,入住积水潭医院。

  北京专家给出了“取掉腓骨、踝关节融合术”的建议。这样的好处是,保证肿瘤切除干净,但可能会落下严重的残疾。这就意味着,廉姜芳不能再回到她深爱的医疗岗位。

  她坚决不同意,希望采取保守治疗:保留腓骨,切除的面积随着缩小,术后要进行放疗。当年春节前的第三天,廉姜芳进行了手术。

  好在手术成功,她恢复得很不错。回到宁波放疗才到一半,廉姜芳就一瘸一拐地回到了工作岗位。

  经历了多次手术和放疗,廉姜芳的身体一直很虚弱,感冒发烧不断。但她依然积极投入临床一线工作。从医生到病人,再从病人到医生,再次面对病人,廉姜芳更加设身处地为病患着想。

  她坚持每周出专家门诊,从不间断。由于门诊病人较多,她常常一坐就是大半天,脚疼得站不起来,但面对前来求医的病人,她不忍拒绝,只能继续。

  科室同事都劝她回家休息,她总是笑着说没事,走动一下就好。病房事务繁忙,她轻伤不下火线,基本没有请过假。病房中经常可以看到她忙碌的身影,听到她沙哑着嗓音查房谈话。实在撑不住了,她就躺在值班室里休息一会儿。一眨眼,她又在病房了。

  2013年以来,她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研课题2项,浙江省级科研课题4项,宁波市重点科研课题2项。在国内外医学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19篇,影响因子近50分。其中一篇得到Heart Rhythm杂志编辑的高度评价,专门撰写述评1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