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公民态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9月02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偶遇体”的信任危机怎么破?

  一条网友“偶遇”江西新余市委书记刘捷捡垃圾的微博,这两天连遭网友质疑:为何网友发布爆料微博后,新余市委一官微@新余发布仅过6分钟便转发,还称联系上了首发者@橙子loveyou;此外,针对各地网友有关策划的质疑,不止一位当地基层官员在互动中跟帖解释。对此,该微博首发者坚称,“就是随手一发,也没想那么多,谁知道在有心人眼里有这么多阴谋”。(9月1日《南方都市报》) 

  看似不经意的“网友曝”,再一次引发了一场全民侦探的游戏。连日来,围绕所谓“偶遇帖”,不同围观者从各个角度切入,大胆猜想、小心求证直至盖棺定论,当真好不热闹。就这样,“官员捡垃圾”的环保亲民之举,几乎沦为“炒作和反炒作”的舆论拉锯。遗憾在于,真相并未越辩越明,事实反倒越发不清……而联想到,过往种种“随手拍”背后的作秀成分,公众似乎尤有理由相信,此次案例并无新意。

  显而易见,“偶遇体”、“网友曝”等,而今正面临信任危机。这一方面是因为,此类举动一度充斥着,策划、操控、摆拍等不诚实成分;另一方面,也是由于雷同的桥段太多太滥,致使民众审美疲劳和认同无力。在此语境内,无论“刘捷书记捡垃圾”是否存疑,都会被网友下意识解读成作秀炒作———这种先入为主的“偏见”,会找到各种证据来支撑自身的判断。这无形之间,形成了一种“恶意度人”的思维习惯。

  微博“刘捷书记捡垃圾”深陷信任漩涡,实则传递了一种普遍性的困境:当传统的形象包装套路趋于失效,职能部门转而借助网络平台推销官员。只是问题在于,网络与生俱来的平民化倾向,时常让官方种种“线上公关”的努力事与愿违。当@新余发布急不可耐地转发所谓“偶遇贴”,其不加掩饰的宣传欲望,注定会引来怀疑———事实上,所谓“偶遇帖”既发端于民间,就应任其在网络自发发酵、传播。官微的仓促介入,只会给人以暗中操纵之感。

  在报道官员行踪、理念之时,众多官微所秉持的,还仍是传统的“硬灌输”路数。其内容直白、话语僵硬、意图露骨,不仅难以实现既定的传播目标,甚至会成为众人围观调侃、口诛笔伐的对象……线下所惯行的告知式、喊话式的报道路数,一旦全盘搬移到线上空间,很可能变得滑稽可笑。@新余发布的事例再一次证明,官员在网络上谋求更大的存在感与更正面的形象,必须先适应网络的思考和表达方式。

  什么时候,当偶遇就只是偶遇,网友曝就只是网友曝,没有多余的算计与策划,没有多余的恭维和说教,那些无休无止的狐疑与辩白、不清不楚的想象和阴谋,也才会烟消云散吧。然玉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