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公民态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9月05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综合素质评价重在防范暗箱操作

  方案提出规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综合素质评价主要反映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情况,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参考。不过,综合素质评价由于更多地趋向于主观性,一直以来都是公众关注与争议的焦点。

  综合素质评价关键要解决评价什么、谁来评价和如何评价。鉴于现阶段教育体制还不能完全适应全面改革的诉求,加之在完全以学科分数为标准的高考模式下,还有雇佣枪手替考、采取科技手段作弊以及以权谋“分”、徇私舞弊、违规加分等现象发生,综合素质评价必须从一开始就未雨绸缪,堵住后门,通过细化、量化与变化这“三化”,最大限度地压缩利益博弈与暗箱操作的空间。

  细化,首要是统一标准,确保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学生面对统一评价标准,以确保其制度的公平性。既要考虑到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又要兼顾高中生的特点,不能将综合素质目标当作一个筐,强调什么就将往里面装什么。

  量化,要如实记录学生综合素质的活动和事实,学校与教育部门要建立数据共享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电子管理平台,统一登记,便于检验与监督。对于体现社会责任感与创新能力的各种实践活动应分为两种情形予以记录在案:一是学校集体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二是个人参与的公益性行动等志愿者活动。第二种依个人申请、接受服务方证明,经老师核实后予以登记。此外,平时可邀请学生家长代表参与评价,激励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同学互评,评价结论记录在案。

  变化,即动态评价,不搞“一评定终身”。学生人格是在不断健全发展之中,应充分考量这一特点,对综合素质终极性评价应做到科学合理,客观公正;重现实表现,轻过往经历。目前有的学校两个月或一学期开展一次评价,应将评价的周期与程序统一起来。

  总之,评价之前要做足公示、核实与调整的功课。对活动记录和事实材料必须公示,做到在尊重学生隐私权的前提下公开透明。学生对评价全程有知情权、参与权与监督权,发现自己或他人的评价等级与事实不符的,可向老师、校方直到教育部门提出异议。经核查确实有误的,应立即予以纠正调整。还有,应加大对各种形式弄虚作假行为的问责力度,以保障综合素质评价真实可靠和应有的公信力。梁江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