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郊东方御景小区业主,武术维权,成为奇观。小区地处北京、天津、河北交界,属“三不管地带”,物业雇请的保安,以暴力阻挠业主维权。物业收取停车费,不听取业主意见,挤占消防通道;业主维权,被围攻被恫吓,家门被灌胶水。为此业主组队练咏春,请来八卦掌师傅教推手,以壮声势。最终保安队长因打人被拘,业主也在街道办协助下成立业委会,从武术维权开始转向法制维权。(10月8日《新京报》) “业主习武维权”,堪称近年来业主维权弱势的又一极端案例,新闻以“业主在自家小区纷纷习武、不是为了锻炼身体而是无奈维权”的奇观开篇,以业主屡受无良物业欺压的悲情故事为核心,以最终历经艰辛终于成立业委会的半圆满结局收尾。从某种意义上,这将成为一个里程碑式的案例。 有一个现实不容忽视,即业主虽然名为小区的共有主人,现世层面却往往在与开发商、物业的博弈中处于弱势。弱势群体如何保障自身权益?如果传统的权利救济渠道畅通,则不至于剑走偏锋,逼人上演出下跪维权、习武维权等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维权悲情大戏。 而此类新闻总能引起广泛关注,在于其切中我们的软肋———业主维护自身权益的安全感在哪里?如何正常行驶权利?在面对霸道的开发商、物业公司时,究竟应当通过什么样的制度化路径维权? 其实,答案不言而喻,首先是业委会作为系统化、组织化的维权路径,理应成为业主的第一选择。然而,业委会频繁难产,却成为常态化现象。其中原因纷繁复杂,既有既得利益群体如物业公司的蓄意干扰,也不乏部分业主依然停留于权利的搭便车阶段,不习惯也不愿意承担通过推动业委会建设来保障权益的相应成本,某些业委会甚至沦为少数人主宰甚至利益寻租的异化机构。因此,当业主遭遇侵权愤而疾呼之际,也应审视自身以往在维权建设上的短视与无为。 “业主习武维权”事件则展示了更为恶劣的现象,即业主们希望通过组建业委会理性维权而不可得。此时,政府相关部门除了应积极处理事态发展,安抚民众的过激情绪,更为重要的是要将此类过激维权背后的动因逐一清理,进一步疏导业主的维权通道,提供更为完善的权利保障体系。否则,严惩几个作恶者或许能换来一时松口气,但若业主权益不能得到合法有效的保护,不能确保下次不会有其他事件发生。 相关部门在业主权益保障领域时,应秉持社会正义和公平的底线,坚守公共权力的良知和本性。燕郊东方御景小区号称“三不管地带”,然而事实上国内怎会有如此飞地?深究原因,无非是多头管理下的责任踢皮球,让小区成为无人负责的弃儿,直至事件闹自几乎不可收拾,才姗姗来迟。 说到底,“业主习武维权”的背后,是职能部门责任缺失。可惜,类似事件平息之后,相关责任人总是不必为此承担相应责任。毕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