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15全国各地高考作文试题的公开,不少人发现今年考题的一大特点:来源于现实,比如新课标全国一卷的“孩子举报老爸在高速公路开车打电话(材料作文)”。8日,这个新闻原型被人肉出来,遭大批没考好的高三生恶语相向。 (6月9日人民网) 对于这种不幸遭遇,当事人没有必要太放在心上,这只是高考作文题带来的附加效应而已。一则生活中的新闻,因为成为高考作文题必然被不断放大,引起广泛关注,这就是高考的扩散效应。可以预见,当新的高考话题出现后,人们自然会转移视线,当事人的生活也就会恢复平静。 考生吐槽高考作文原型,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觉得这道作文题实在不好写。一方面,考题要求以书信格式作文,而这可能不是考生写作练习的重点,在一个习惯电子联络和即时联络的时代,许多人早已忘记书信该怎么写;另一方面,这个新闻事件中还包含着两种价值冲突,一个是亲亲相隐,一个是法治观念,到底该如何平衡好这两种价值观念,对于考生来说存在不小难度,他们不会选择和平衡。尤其是,这种价值冲突还需要表达在书信中,而不是简单地写成议论文,这就更让考生头疼。所以,在痛苦写作之后,他们在网上找到作文原型时,便把对作文题的怨气发泄到了原型身上。 换句话说,作文中的原型是替作文题受过,而作文题实际上是在为语文教育受过,这类作文其实没有那么难写。考生觉得难写,在于语文教育缺少对应的练习和相应的知识。在日常的作文练习中,常规教学方法拘泥于文体特征的介绍,抽象地讲述写作的一般规律,煞费苦心地提供所谓写作的模板,缺少对学生社会认知和价值体系的培养,缺少对个案进行独立思考的锻炼,结果一旦作文题接近社会问题,涉及复杂价值判断,学生通常觉得无话可说,无法表达。 这是我们语文作文教学中的两个问题。其实,语文教学在介绍基本文本写作规律和技巧之上,应该侧重两个方面的教学:一是认知体系的培养,包括社会认知和价值认知,如果没有社会认知能力,一旦选题涉及社会问题,学生就会因为不接地气而显得稚嫩,如果没有完整价值体系,一旦选题涉及价值冲突,学生就不会权衡不会选择;二是,从规律认知到个案分析的能力的培养,虽然关于写作学生接受了长期教育,谈起写作的规律和技巧可能头头是道,但写作的选题通常是具体个案,面对个案学生可能无法将储存的一般知识灵活地使用,这就导致了个案分析缺少深度。 作文不仅仅是一道试题,还是一道写作题;作文不仅仅在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在考查学生的社会认知和价值认知。这一次,因为高考作文的难写,高考作文原型被人肉和吐槽,这也给平时的语文作文教育提了一个醒———到底该教给学生怎样的写作能力?李劭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