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报导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5年06月14日 星期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名师评析中考试卷

  2015年中考昨日落下帷幕,记者第一时间约请蛟川书院名师对各学科试卷进行评析。

  语文

  稳中求变 凸显主体

  (初三语文备课组组长 张晓年)

  一、稳中有变,大胆创新

  今年语文卷体现了“稳中有变,大胆创新”的原则。大的题型设置照旧,小枝节上有创新,变化巨大。如现代文阅读理解第一次出现了互文阅读的形式,将散文和非连续性文本巧妙结合,使人眼前一亮;文言文阅读采用比较阅读,重视课内外的延伸和拓展。

  二、凸显主题,自主选择

  试卷的命题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考生自主选择的空间进一步加大。例如名著题第二小问,从“行者”和“骆驼祥子”中任选一项来解说绰号的由来,考生可以结合自己的阅读情况选择作答。作文第一次出现三个题目,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遵循让学生作文“有话可说,有情可诉”的原则,给考生足够的空间表达真情实感,发表独特看法,便于充分发挥写作水平。

  三、难易有度,重视能力

  试卷从容易题着手,层层推进,稍难题穿插其中,既确保绝大部分考生能答得出来,又有一定的选拔性,全面考查考生的分析、比较、探究、概括和表达能力。例如名著题第三小问,分析《简·爱》中的罗切斯特有没有人情味,要求考生既要了解名著内容,又能有自己的观点表达。

  整张试卷关注考生的语文积累,又注重思维品质和个性表达,全面检测了考生的语文素养。

  数学

  简约清新 溯本求源

  (初三数学备考组组长 滕丽)

  一、简约清新,注重基础

  试题的叙述简洁、明快,表达流畅,充分突出了对数学本质的尊重和挖掘,更好地考查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功底。

  试题结构合理,知识覆盖面广,注重对四基的考查,如选择题1~10题,填空题13~16题,解答题19~24题,都是基础题,起点低。

  二、背景公平,溯本求源

  试题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体现问题背景的公平性。如第4题端午粽子采购问题、第22题宁波火车站北广场的绿化问题。

  还有一些题是课本的变式和引申,第12题是考纲题的再创造,引导学生注重平时学习过程的同时,也引领教师研究课本和考纲,具有一定的教学导向性。

  三、推陈出新、注重思想

  试题突出了对学生数学思想方法、基本活动经验和探究能力的考查。

  第25题是新定义问题,引入“智慧角”后,先证明再计算,巧妙地将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反比例函数等内容融合起来,考查了分类讨论思想、学生的思维活动过程、数学活动经验。

  英语

  贴近生活 导向明确

  (初三英语备课组组长 王京)

  一、价值立意,以情动人,弘扬正能量

  今年中考去掉了“单项选择”15分,加入了“语法填空”10分,其他题型都有微调。在增大阅读量的同时,试卷在学生考试时进行情感教育。完形填空渗透西方亲情观———爱要大声说出来。阅读理解B篇以主人公无意中找到35000美元并归还给原主人的故事,教育学生拾金不昧。

  二、人文关怀,贴近生活,关注健康问题

  阅读A篇通过微信(WeChat)朋友圈英文版(Moments)传递时尚元素,考查学生查找信息、判断、推理的能力。阅读理解D篇关注青少年的健康问题,并对此提出一系列的建议,考查学生对于语言材料的主旨推断、判断事实与观点、逻辑分析组织结构的能力。

  三、原创新型,图文并茂,话题导向明确

  书面表达是半开放性话题作文,通过不同人喜欢学习英语的方式加一幅饼状图,要求学生写一篇说明文,将图表以文字形式介绍出来,并要求融入自己的感想和偏好的阐述,对学生以后英语的课内外学习都有非常好的导向性帮助。

  社会政治

  立足基础 重视热点

  (政史地教研组长 刘艳)

  一、突出主干知识,坚持能力立意

  试题在尽可能考查知识覆盖面的基础上,突出对教材主干知识的考查,所考知识点均为教材的重点知识,不出偏题怪题;同时着眼能力立意,强化能力考查,突出试题的选拔性功能。通过创设情境,要求学生从文字、图片等背景材料中提炼、解读有效信息,全面考查学生的知识整合和迁移能力、材料信息综合提取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等,突出试题的灵活性、开放性和综合性。

  二、关注社会热点,重视价值引领

  紧密结合时事、关注热点话题是社政学科的生命力和活力所在,也是每年中考重点。试题紧扣时代脉搏,以时政热点和社会热点作为命题切入点,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如将“国家宪法日的设立”、“一带一路”战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等热点巧妙地融入试题中,有利于引导学生关注国家进步与发展,增强社会责任感。

  科学

  关注过程 助推教改

  (初三科学教师、蛟川书院副院长 叶韵)

  一、加强综合,稳中求新

  试题由去年的36题减为33题,为了提高考查信度,命题上更加突出了综合。不仅考查了学生对核心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考查了学生掌握知识的宽度和广度。试题背景联系科技、生产和生活实际,在情境创设与考查方向上颇有新意。

  试题注重考查学生不同层次的思维水平,各大题入题容易,随着设问的深入,对学生的能力要求逐步提高,兼顾了分层施教和分层选拔的目的。

  二、立足课堂,关注学习过程

  命题紧密联系教学实际,巧妙地将课堂知识融于问题中,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学生只有深刻理解基本知识,掌握基本实验技能才能正确应对这一变化。

  三、强调思维,突出能力

  在继承“观察现象、分析数据”的基础上,加强了对“过程与方法”的考查,检验了考生吸收、整合、应用及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如29题第(2)小题写出检测工具及步骤,第(3)小题对接线方法的安全性进行分析,更是考查了学生思维的完整性和缜密性。

  记者 李臻 整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