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聚焦 浙江杭州的冯先生称,13日其母亲去银行办理开卡业务时,被以没带手机不能办理业务为由拒绝,双方发生争执后银行工作人员为其办卡。随后他家人在银行业务回执单上看到“农民就是农民”字样。银行工作人员称,查看监控无法确定是否为银行工作人员所写。 (7月15日《京华时报》) 字样到底是不是银行工作人员所写,目前不好妄下结论,但明眼人都能看得出,写在回执单背后的“农民就是农民”,裹挟着对一个群体的歧视。当然,我们没必要过度解读,毕竟,这并不能说明一个机构或者说一个行业对一个群体普遍存在歧视。 不过,抛开其中的偶然性因素,我们仍可发现,这种“农民就是农民”的话语逻辑并非个别人才有。一个可以用来佐证的事实是,在“农民就是农民”被发现后,首先是这位冯先生的母亲“当晚气得吃不下饭”,其次,在冯先生看来,这也是一件让他非常气愤的事情———“我母亲是60多岁的人了,怎么能受这种侮辱”。换言之,无论是冯先生的母亲还是他本人,都不能忍受被贴上“农民”标签。 这让我们不得不审视,当现代文明中,农民何以还会经常成为一个被歧视的群体呢?以往,由于生存环境的弱势以及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农民在自身禀赋的挖掘以及发展空间的拓展上,存在一些短板,社会上确实存在对农民的偏见和傲慢。但是,随着社会发展,特别是二元结构的逐渐消解,农民群体已逐渐建构新的形象。 当一个已然改变的群体,依然被人带着有色眼镜看待,除了将其归咎于刻板印象的改变之难时,更值得反思的是,我们的城市是否已做好了对农民群体的无障碍迎接,让他们与所有人平等地存在?比如在城市公共服务中是否实现了不分城乡的全范围覆盖,甚至以差异化的服务,彰显出对这个群体的尊重?是否在劳动收益上,体现并尊重体力劳动者的社会角色和价值呢? 概而言之,一个群体的形象重塑,既需要这个群体的自身努力,更多还需要全社会在宽容、理解、尊重中主动接纳,如此,才能实现一个社会的真正和谐。 高亚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