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长队、拎鸡蛋、喝米酒、相拥涕泪……日前,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原赣州市委书记史文清火了,原因是他在赣州离任前,得到了上千人的送别。针对网友的关注,多名送别者告诉记者,送别是他们自发组织的,目的是表示感谢。 (7月21日《南方都市报》) 江苏邳州原市委书记李连玉十七大凯旋归来,数千群众夹道欢迎;河北张北县委书记李雪荣离任,万人欢送……每有群众“自发送别”的场景出现,网上总是一边倒地质疑与嘲讽。 如果确是群众自发的,官员、官方事前都不知情,网友们质疑群众“被自发”,官员确实很冤,有点像“躺着中枪”。自发,还是被自发,可能永远都不会有权威的结论。那么凡是出现“群众自发送别”的情况就说是导演的,也不公允。 但是,习惯性质疑“自发送别”这种现象,还是值得研究和反思。为何网友们总是习惯性地不信任?正因为一些地方官员的形式主义问题太严重,造假之风泛滥,才导致整体性的公信度降低,即所谓的“假作真时真亦假”,假的东西多了,连累了真的东西“躺枪”。这绝不是小问题,各级官员不能等闲视之。 不管怎么说,“群众自发送别”这种情况,官方还是要尽力回避、绕行。如果事先得知消息,应动员群众选择其他方式表达情感。说实话,不论“自发”还是“被自发”,这种送别方式都很难赢得好评。首先是百姓的清官心态不值得提倡,官员在任期间为地方做了很多实事,百姓感激,当然可以理解,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做实事本是官员基本职责所在;再者,官员因此蒙受质疑是最划不来的,一些网友认为此举是官员有意捞政治资本,固然未必公允,但官员如果自觉回避,完全可以免受质疑之烦恼。人们会很自然地怀疑,官员离任,何时启程,打哪儿动身,按理只应该是小范围的信息,如何被千人得知?之前的“张北万人送别书记”,官方称市民晨练时偶然看见书记要走,遂自发来送,那些标语却不小心走漏了真相———清晨时间,到哪里去做那么多的横幅? 群众自发送别官员,不管是当地群众热泪盈眶的感激,还是网上另一种温度的评论,都叫人不大舒服。当事官员真的感觉很舒服?马涤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