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自贡沿滩新城龙湖远达社区今年1月成立了社区“道德银行”,即把居民在社区的优秀道德行为兑换成一定积分,量化而成“道德币”存入个人账户,居民可以凭账户内的道德资产争先评优、兑换奖品和换取服务。目前,这家“道德银行”已有近1000人开户,长期活跃储户达数百人。 (10月19日《华西都市报》) 近年来,不少地方、社区和单位陆续成立“道德银行”,道德行为、爱心行为可以储蓄成“道德资产”,进而兑换一定的奖品,也可兑换相应的志愿服务,赢得了市民的支持和好评。有人觉得此举可以带动更多人讲道德,但也有人认为这种道德量化的做法是把道德行为划分为三六九等,催生不出“道德富翁”。不过,笔者以为,我们既不要过度拔高“道德储蓄”的作用,也没有必要过度苛求,乃至吹毛求疵。 当下社会的整体道德处于滑坡趋势,这是不少人的感受。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开设“道德银行”,对道德行为、爱心行为给予一定的量化和物质化奖励,这能激励人们参与爱心行为、志愿服务活动,比起空洞的道德口号会更有效。人们奉献爱心,既可以满足自我价值,又能得到一定的物质回报,一举两得,这正是成立“道德银行”的初衷,很多市民报名和兑奖也证实了一点。 但也要看到,可以在“道德银行”兑换积分的行为其实相当有限,很多爱心行为并没有纳入其中。对于没有纳入其中的爱心行为,“道德银行”能否起到人们引导去做的作用,就很难说了,很多人或许只是按照“道德银行”标准去做好事,奉献爱心。 另一方面,可以在“道德银行”兑换积分的爱心行为,实际上大多不存在道德风险,属于普普通通的志愿服务活动。换句话说,“道德银行”能够激励的只是一些普通爱心行为,并不能激励人们去做存在一定道德风险的道德行为,比如在扶起摔倒的老人这个问题上,“道德银行”的功能是有限的。 总而言之,不管如何,“道德银行”的成立终究是有意义的,能够发挥一定的正面作用,这一点值得支持。古人常说“不以善小而不为”,用在评价“道德银行”上就非常贴切。张立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