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让“供给侧改革”成为当下中国政经语境中最热的词汇。市委昨日举行经济工作会议,这个理念也贯彻到整场会议聚焦的重点。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刘奇说,这些年我们所面临的经济下行压力,表面上看是内外需求不足的反映,实际是长期积累的供给侧结构性问题的显性化,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必须经历的阵痛。记者 张昊 什么是供给侧改革 什么是供给侧?大家耳熟能详的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从经济学角度看,属于需求侧的三大需求;与之对应的生产要素的供给和有效利用就是供给侧。 “供给侧”跟“需求侧”就像硬币的两面。刘奇说,供给侧改革就是要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优化要素资源配置,充分激发需求动力,提高供给结构的适应性,打开需求潜力释放的空间。 有效供给不足,供需发生错位,这是短板和软肋,无疑是一个必须下功夫解决的大问题。刘奇说,要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重点放在产业创新上,全面提高产品供给质量和供给效率,加快形成以品质为优势的存量供给结构,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增强宁波制造整体竞争力。 不折不扣落实企业减负政策 “供给侧改革有窗口期,但这个窗口期不是无休止的,问题不会等我们,机遇更不会等我们。”刘奇说,“十三五”大幕刚刚拉开,宁波能不能在新一轮竞争发展中脱颖而出,关键就看能不能率先发力、精准发力、共同发力。 如何共同发力?刘奇说,推进供给侧改革,很重要的是要使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人民群众勤劳之手同向发力,使政府和企业成为发展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特别是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降低各类经济活动的成本,让企业有本钱、有能力去创新产品供给和服务供给。 刘奇说,要千方百计降低企业生产经营的成本和社会创业创新的成本。中央提出了降低企业税费负担、社会保险费、电力价格等7项降成本措施,要不折不扣落实好这些政策措施,让企业尽早享受到真金白银的政策。 今年地区生产总值预期增长7.5% 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刘奇说,今年的经济工作要力争在推进结构性改革、建设创新型城市、打造港口经济圈、构建宁波都市区、提升国际化水平、培育新的发展动能、增强城市综合功能上取得实质性突破。 今年经济工作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7.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与经济增长同步。 市委副书记、市长卢子跃就今年经济工作进行具体部署。他说,要扩大港口优势,增加制造优势,扩大有效投资,加快服务经济,消化产能,提升实力。他强调,春节临近,要切实加强公共安全管理,切实保障节日期间市场供应和交通运输,更要关心好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