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姓名:步世忠 职务:宁波大学教授 荣誉:2013年第四批宁波市“3315计划”创新人才 “这是我们的实验室,刚来的时候,这几间房子布满了灰尘,所有的研究器材与试剂都是近3年来一点点操办的。”步世忠说。 日前,记者在宁波大学医学院采访了步世忠,一见面,他就带记者参观了所有的实验室,介绍时充满了自豪感。如今,他正带领着10多名研究生与3名工作人员,研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记者 劳育聪 研究领域从内分泌到糖尿病 第二军医大学本科、硕士,复旦大学医学院博士,步世忠是医学科班出身,他最初的研究领域是内分泌专业。 为什么会转向糖尿病研究? “在攻读硕士时,接触了许多糖尿病患者,对我形成了极大的触动。”步世忠说。他发现糖尿病患者高发恶性肿瘤,两者都属于慢性炎症性疾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1998年,他远赴瑞典Ludwig癌症研究所学习,回国后就开始转向了糖尿病和肿瘤研究。 2004年,步世忠再次走出国门,前往美国南卡医科大学风湿免疫系研究关节炎等慢性炎症。4年后在波士顿大学医学院担任讲师。 “糖尿病的研究,国际上基本是同步的,但国外的学术氛围与研究条件是国内无法比拟的,国外研究现代医学的思维方式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步世忠表示,如果一定要说从美国带回了什么,那就是严谨的态度与最前沿的学术研究。 成果或可促生新型产业链 目前,步世忠主要从两方面进行糖尿病研究,一是对糖尿病发病机制和胰岛功能损伤方面的理论研究,二是天然药物在糖尿病治疗应用的研究。 问及他为何选择在宁波开展研究,步世忠回答:“选择宁波,最主要的是看中宁波物流畅通、资源丰富,可以利用本地的资源进行天然药物的研发。”如宁波拥有丰富的虾青素、桑树等资源,这些在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预防中有着重要作用。 步世忠将研究重点聚焦在虾青素上。虾青素是一种海洋胡萝卜素,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通过动物实验发现,虾青素可以防止肝细胞的脂肪变性,从而防止糖尿病的发生,对糖尿病并发精神认知疾病和肾脏的损伤也有积极的预防作用。”步世忠说。 “对照美国医学产业模式,每发现一种新的自然药物,就可能促生一条新型的产业链。”他向记者举了一个例子,“像美国的葡萄籽做得相当成熟,不仅有相关的药物生产,还运用在护肤品等其他产品中。我们的桑果、桑叶、桑白皮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也能带动相关的产业链蓬勃发展。” 医学研究不能离开临床实践 “医学研究必须紧密地与临床结合,才能发现和解决一些有意义的实际问题。”步世忠说。 据悉,鄞州二院、李惠利医院和上海长海医院等机构一直与宁波大学医学院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对糖尿病-肿瘤这一重大课题联合攻关。 据了解,步世忠还承担着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和市科技创新团队项目,他所研究的一种抑制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的药物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另有多种药物组合物、天然药物系列正在申请专利。 步世忠团队对于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也从未停止。他们发现,2011年开始,宁波的糖尿病发病水平快速增长,目前已达到全省平均发病水平近1倍。步世忠分析,生活规律、饮食习惯等都有可能造成这个情况。 “目前糖尿病还是一种无法根除的疾病,预防才是最好的治疗。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糖尿病发病前的征兆,从而有效遏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