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教育·校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8月20日 星期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中学开展“重走内迁线”团日活动

  商报讯(沙颖莹 杨济瑛 黄家轩)近日,宁波中学师生一行近20人前往绍兴、金华等地,开展“重走内迁线”团日活动,结合宁波中学抗战四迁之路,追寻宁中的“流亡办学”足迹。

  据了解,抗战时期,宁波中学时任校长赵仲苏带着近千名师生员工一路西迁,辗转鄞州胡家坟、嵊州太平村、嵊州玠溪村、磐安大皿村,踏上了流亡办学的征途。今年是建党95周年,宁波中学团委通过组织这次基层实践活动,旨在寻找百年校史与光辉党史的结合点。

  活动期间,该校师生寻访了老校友及他们的后人,深入了解抗战时期的办学情况,不断丰富宁中校史;走访了赵仲苏校长居住旧址、教学楼旧址、大礼堂旧址、校舍旧址等各个办校旧址。

  在第四次迁校的校址磐安大皿,同学们见到了赵仲苏校长的学生、曾引荐学校到大皿办学的羊省三校友。老人虽已97岁高龄,依然精神矍铄,他为同学们讲述了那段难忘的经历:学校将简陋的祠堂用作教室和宿舍,每学期的伙食仅有十斤豆腐和五斤干菜,但这些丝毫不能阻挡学子们汲取新知、报效祖国的步伐。从早晨的琅琅书声,到黄昏时灯下的自习,在课余同学们还举行各类抗日宣传活动,甚至还徒步百里至前线慰问将士。也是在这里,任教于省立四中的吕漠野老师写下了《宁中校歌》。

  此外,该校还与双峰乡小学签订了结对协议。值得一提的是,现在的双峰乡小学就是内迁时宁波中学教室的所在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