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理财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12月05日 星期一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都说牛来了 为何赚了指数却亏了钱?

  股民如何走出不赚钱的怪圈

  机构集体喊牛来了,大部分股民却赚了指数不赚钱,如何面对如此市场?

  宁波海顺高级投顾管杰分析认为,本轮行情“二八分化”现象明显,对比上证指数和创业板指数来看,沪指自今年1月底2638点反弹以来一路震荡走好,11月份在权重蓝筹带领下更是一路高歌猛进冲击3300点,相比而言创业板指数不温不火,整体上仍维持在箱体内宽幅震荡。

  从目前点位来看,11月份险资的疯狂举牌确实较大提振了市场人气,使大盘重心不断上移,但上证指数上攻至3300点后短期压力是较为明显。投资者不容忽视的是进入12月份大盘历来都有压力。一方面,目前市场资金面有所趋紧,近期国债期货的大跌就已经反映出市场资金的紧张,预计资金紧张情况会延续到春节前;另一方面,12月4日意大利宪改公投(谨防黑天鹅再现)、12月5日深港通开通(大量资金会选择南下,南热北冷或成常态)、12月15日美联储举行议息会议(加息已是大概率)等重大事件的叠加或将引起一定市场共振对大盘产生不确定性影响。

  10月、11月已经两连阳,12月如果市场出现回调,3月均线即3200点附近支撑仍是需要观察的点位,只要3200点整数心理关口能形成有效支撑那么整个上涨趋势不会有所改变。

  对于12月份行情,管杰的观点较为明确:建议投资者保持一定谨慎,优先控制好自己手中仓位,再寻找机会。对于部分想抢筹大盘蓝筹股的投资者建议谨慎考虑,宁可错过也不要做错,板块总会有所轮动,“二八分化”现象也不会一直持续,对于手中握有中小创目前又被套牢的投资者也没有必要割肉离场,具体仍要看手中所持个股质地、位置、指标高低等情况综合考虑。

  对于中长期走势,他表示谨慎乐观,并议投资者在目前只赚指数不赚钱的状态下应调整好心态。投资是一个过程,比的不是谁短期内多少收益,比的更多的是谁能在市场上走得更远更久。

    “健康牛”严防投机资金主导市场

  这个周末,证监会主席刘士余痛批“野蛮收购”的讲话,在机构投资者中掀起了轩然大波。

  12月3日,刘士余在公开讲话中痛批“野蛮收购”,引发业界高度关注。“你用来路不当的钱从事杠杆收购,行为上从门口的陌生人变成野蛮人,最后变成了行业的强盗,这是不可以的。”

  虽然并未点明‘你’是谁,但是市场普遍认为其所指是保险系资金和杠杆收购资管计划。同一天,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表示,保险公司绕开监管套利行为,严格意义上就是犯罪!

  跌宕起伏的举牌、收购表演,贯穿了今年股市行情。以宝能收购万科股权为例,运用银证保信各方面的资金,杠杆率高达4.2倍。从资金组织上并不违规的,但是这些组织的方式蕴含了很多风险。

  也有人为险资收购叫屈:涨在美国就是巴菲特,价投鼻祖;涨在中国怎么就是门口野蛮人,要严刑伺候了呢?

  同样都是动用保险资金,南橘北枳的最关键原因还是在中国对金融领域监管体系存在漏洞。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就曾表示,国外有些很成熟的金融工具,在国内就会被应用到极致,而且发生了异化。

  对资金来源并无监管权的证监会,面对爆发在自己“地盘”上的问题,到底该如何处置,这着实是个考验智慧的大难题。而刘士余表态,可谓亮出了证监会对举牌和杠杆收购的监管最后底线———需要避免或减少“投机资金入市”。

  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今年一直在反复阐述一个观点,A股健康牛可期。但他认为,在健康的股市中,资金以长期投资为目标,以大类资产配置为目的。中国2014年~2015年股市最大的问题是,大量投机资金通过加杠杆方式快速进入股市,以博取短期股价上涨为目标,一旦股市停止上涨则会大量卖出,并引发强制平仓去杠杆导致股市暴跌。因此A股“健康牛”,今后要避免将股票指数作为政策隐性目标,需要避免或减少“投机资金入市”,而应当注重引导“配置资金入市”,这才是成败的关键所在。

  记者 张寅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