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投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12月09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年终重要股东套现暗流涌动,相关个股不跌反涨

减持成了反向指标?

  四季度以来,上市公司股东减持持续不断,特别是临近年底,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或第一大股东减持频现,减持公告可以说是天天有。但令人不解的是,相当部分大股东减持个股股价不跌反涨。难道股东减持成了反向指标?

  随着三季报披露完毕,自10月起,上市公司减持开始加速。据Wind统计,进入四季度,760多家公司呈现净减持。从减持净值来看,净减持超1亿元的有148只个股,其中,海康威视被公司众高管合计减持19.8亿元,位列第一。除此之外,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或第一大股东也在大幅减持。据统计,四季度以来,共有50余家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或第一大股东出现减持,合计套现127.93亿元。东软集团第一大股东减持最多,套现高达12.22亿元。

  按常规思维,公司股份被减持,一般表示资金从市场撤出,若是产业资本减持,更会带来示范效应,对相关股票来说,应是利空。

  然而,事实是,相当部分重要股东减持的股票并未出现大幅下挫,半数以上个股还上涨。据统计,四季度以来遭重要股东减持的51只个股中有35只个股实现上涨,占比近7成。而且仅有东安动力、武汉凡谷、银江股份、宋城演艺、联创互联、浙江世宝、雷柏科技等7只个股跌幅超5%。

  特别是控股股东通过协议转让等方式转让其控股权的个股,反而引发市场资金大力追捧。如齐翔腾达原实际控制人转让控制权,使得上市公司间接被转让,股价短期内爆涨逾120%。据Wind统计,自10月以来,40家涉及股权转让的个股绝大多数涨幅较大。其中,26家跑赢股指,占比65%。

  可见无论是控股股东还是第一大股东减持,或转让其控股权,并没有引发股价大幅下挫,多数反而涨幅较大。减持似乎成为较好的反向指标。

  究其原因,有业内人士表示,因大股东为了方便减持套现,常常发布高送转等利好消息,或寻求其他渠道、资金配合运作。时下,市场上存在着面向股东减持的所谓“咨询服务”“金融服务”,利用上市公司股东减持过程中的信息优势等,为二级市场炒作“配合”,做着服务股东减持的生意。对不明就里的散户来说,具有极大的蒙蔽性,稀里糊涂地跟风成了“背锅侠”。

  在目前减持仍占主导的市场下,各类股东减持不会停止。据统计,最近一个月,已有超过30家上市公司5%以上持股或公司控股股东、董事等发布未来减持计划的提示性公告,这些减持都将逐步展开。而这些即将减持的个股市盈率普遍较高,为了配合大股东顺利减持,短线或有资金对相关个股进行操作。

  业内人士提醒,普通小散户在没有各种优势下,需要仔细研究,且严格遵守交易纪律,切不可盲目跟风。即使参与也应跟上节奏见好就收。

  记者 张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