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警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12月26日 星期一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市公安刑事科技工作跻身全国第一方阵

  近日,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相关负责人一行对市公安局刑事科学研究所进行调研考察,对我市公安刑事科学工作给予高度评价。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我市公安机关全力加强刑事技术力量配置,狠抓刑事技术规范化建设,市公安局刑事科学研究所作为全国首批鉴定机构通过了公安部、认监委组织的国家级资质认定,慈溪等一批县级公安机关刑事技术室被评为“全国示范技术室”、“全国一级技术室”。2016年,全市刑事案件现场勘查率达96.1%,居全省首位,为有效打击犯罪提供了“破案作用力”和“诉讼支撑力”。刑事科技工作实现了走在全国、全省前列的目标。

  市公安局刑事科学研究所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我市刑事科学技术共设8个专业,拥有包括公安部刑事技术特长专家、省厅刑侦专家、全国刑事技术青年人才在内的一批科研技术骨干。其中,仅市刑科所就有14位民警被授予高级技术职称,多人担任高校特聘教授和讲师,形成了一支在全国、全省有影响的领军队伍和专家团队,相关专家参与修订《刑事诉讼法》、多个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和专业书籍编写工作,在美国《科学引文索引》(简称“SCI”)等国际国内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近年来,全市还建成了一批高标准实验室,配备国际国内顶尖仪器装备,并有侧重地发展一批物证鉴定高新技术。其中,市刑事科学研究所实验室达到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评定要求,检验鉴定能力在全国全省领先,在一批重(特)大案件的侦查工作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是刑事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否则再好的硬件、软件也会让司法采证的有效性打折。记者了解到,刑科所实验室的接待区、办公区、实验区严格物理分隔,建立独立的物证受理、初检、检验、流转和存档等功能区块,消除检材污染和安全隐患,所有鉴定检验工作都严格按照工作流程操作,确保检验鉴定的规范性、准确性。

  刑事科学技术能力水平的提升,最终体现在提升侦查破案的综合效能上。今年以来,我市公安机关通过刑事科学技术手段直接认定破获案件8524起,锁定犯罪嫌疑人5415名,同比分别上升53.9%、49.9%,并侦破了一批重大案件。在侦破某国籍货轮凶杀案中,在外籍警方现场勘查无法查明事实的情况下,我市公安机关刑事科技工作者连续在外轮上勘查7天,提取到关键痕迹物证,最终成功锁定犯罪嫌疑人,侦破了这起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重大案件。

  孙波 刘晓璐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