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1月18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省政协委员傅静君建议:

应从制度上保障两孩生得起生得出生得好

    本报杭州电(记者 房伟)2016年1月1日,全面两孩时代开启。如今一年已满,效果如何呢?

    “增加劳动力供应、缓解老龄化是实施全面两孩政策的两大初衷,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实际生育数远低于预测,效果难言乐观。”昨日,省政协委员、宁波市计划生育协会秘书长傅静君告诉记者,此次两会,她递交了一份建议积极落实两孩政策的提案,希望能从制度上保障老百姓生得起、生得出、生得好两孩。

    “生得出的不想生,想生的生不出。”傅静君分析道,政策实施出现了这样一种错位:年龄较轻的生育两孩的意愿不那么强,部分有较强生育意愿的由于年龄问题怀不上,或迫于经济收入、生养成本、身体条件等多重压力放弃生两孩。

    傅静君说,宁波市若参考国家数据进行预测,2017-2021年累计多出生人口8.43万人左右,年均多出生近1.7万人,“如果考虑目标人群年龄结构差异性这个因素,5年累计新增出生7.5万人左右,年均多出生1.5万人,然而2016年实际比2015年多出生只有不到1万人,远低于预测数”。

    傅静君告诉记者,统计数据还显示高龄高危孕产妇比例上升,生育风险大增。我市两孩政策目标人群约45万人,其中40岁及以上占59%,“在市妇儿医院,2016年高危孕产妇比例达到16%,同比增加了4.5%,妇产科重症监护病床使用率高达230%,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政策放开后,部分高龄育龄女性集中‘赶末班车’。”

    “要想两孩政策达到效果,迫切需要完善政策体系鼓励按政策生育,切实解决供与养的矛盾。”傅静君建议,政府应全面做好托幼、用工、保险、税收等诸多方面的政策支持,消减乃至消除两孩生育可能面临的诸多后顾之忧。

    傅静君举例说,比如将幼儿教育纳入义务教育,新建公共托幼机构,推进公共场所和用人单位母婴设施建设,延长两孩产假和哺乳假,对因怀孕、生育受到歧视的女职工的用人单位要约谈,建立两孩生育保险基金,以家庭为单位计算收入所得税等等,都有望提升目标家庭生育两孩的意愿。

    “当然,还要全面改善妇幼健康服务,切实解决供与生的矛盾。”傅静君建议,加强生育全程医疗保健服务、孕前优生检测、围产期保健和出生缺陷干预,开展对高龄孕产妇的咨询指导。

    此外,要加强妇幼健康服务机构建设,调整扩增公立医院助产服务资源,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助产医院的新建和扩建,加强助产医师队伍建设,鼓励相关院校扩招学生,增加专业储备人才,强化危重孕产妇救治和新生儿救治能力,加强人类辅助生殖机构和从业人员的规范化管理。

    傅静君说,计生协具有会员众多、群众面广、覆盖面宽等优势,是协助政府落实两孩政策、促进家庭和谐幸福的重要力量。政府应培育计生协能力,使其充分发挥作用,做好宣传倡导、生殖健康咨询、优生优育指导等工作,帮助夫妻做出合乎自身及家庭发展需要的生育计划,在合适的时间生育健康的两孩。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