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迁关键词: 机器换人助力新旧动能转换、产业提质增效 采访对象: 褚华永 宁波智腾针织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人物自述: 为什么全国首台智能化自动整烫机会由一家慈溪的民营企业研发出来?这是我在第20届宁波国际服博会智能制造专区展示时,大家问我最多的问题。而我的回答很简单:再不改变生产方式,我们这一行的生存难度将会越来越大。 我原来是宁波吉俊针织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我的工厂专门做针织衫,产品专供出口,主要面向欧美市场。当针织衫织出来以后就需要一道关键工序——整烫,从而让尺码、样式定型,随后烘干、折叠、包装。以往,这些工序都是手工操作。 欧美客人通常在年初下单,8月底交货,这就决定工人们要在7、8月份的三伏天里拿着熨斗整烫。那时,室温常常达到40℃,男性工人还能光着膀子,女工们则是从里到外都被汗水浸透,苦不堪言。更加糟糕的是,一旦到了雷雨天,空气潮湿,打包完的衣服上也会沾上水汽,到了交货口岸,客户一拆箱,有的针织衫有霉斑,他们就会要求退货退款,这让我常常寝食不安。同时,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像我们这样的传统产业利润率越来越低,加上工作环境恶劣,工人也越来越难招,经常是我和我太太两个人自己拿着熨斗干这活。 于是在5年前,我开始萌发了研发一台机器来代替人工熨烫的想法。4年时间,我在实验室烫了几万件毛衣,样品机型终于出炉。我又开始针对目前最新信息技术的发展对设备进行了升级。目前,该机型能够识别不同款式的毛衣,调整整烫机的工作模式,并且其人工智能系统能够自主学习新的样式。而每个时间段所熨烫的衣服数量、款式、尺码都会以数据的方式显示在人机交互系统中,为物联网时代的统筹管理提供便利。 目前,这款整烫机已经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是国内首台集整烫、烘干、折叠为一体的整烫机,填补了国内服装机械在这一领域的空白。 【一组数据】 去年,慈溪在全市企业中树立了16个实现主要生产环节自动化的示范车间和一个数字化加工车间,激发企业“机器换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家电等传统产业加快“机器换人”,成为慈溪今年工业投资增长的主要动力。插座领导品牌公牛集团从零部件自动化组装到如今的自动化生产线,在流水线上实现了自动上料、自动装配、自动检测等工序。以年产30万至40万个可拆式插头为例,现在十几台机器的生产能力就相当于原来近300名员工的生产能力。 最新数据显示,去年1月至11月,宁波全市560家智能制造装备领域规上工业企业实现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550.4亿元,同比增长6.8%;前10个月,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19万元,同比增长8.6%。“‘机器换人’深受企业家欢迎。但也有不少企业反映,想换却不会换、不敢换。”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说,为助推智能制造发展,我市还将推出包括资金扶持、改造试点等在内的多项服务。 记 者 乐骁立 通讯员 杨倩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