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陈行国制作的布龙。 |
舞龙是宁波地区欢度元宵节的一项传统活动,其中,最为有名的要数奉化布龙。这也是宁波首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代表之一。 对奉化布龙手艺传承人陈行国来说,这个春节过得格外忙碌,不仅忙着为台湾客户赶制新龙,还要到北仑、镇海等地教舞龙技巧。 新年第一单布龙卖到台湾 昨天一早,记者跟随奉化市文化馆工作人员陈伟军探访位于奉化尚田镇的苕霅(zhà)村。在村民的指点下,记者找到了陈行国的布龙工艺制作坊。此时,57岁的陈行国一手提着细竹丝,一手拿着毛竹编制的龙头框架,埋头仔细编制。陈行国的儿子也正专心编制龙身。 去年8月,陈行国的儿子在考取国际舞龙裁判时,结识了台湾新竹市舞龙协会的负责人吴国辉。在吴国辉的牵线下,去年8月中旬,陈行国制作的4条专供学生用的标准规格布龙首次销售到台湾。随后,又有台湾顾客定制了一条可以变色的新式布龙。只需操作一下龙身上的机关,就可将一条青龙变换成黄龙。今年3月,这条布龙将在台湾一个龙狮交流活动上亮相。而陈行国和儿子也将到现场指导舞龙。 近年来,陈行国根据市场需求开发出多样化的“龙”产品,订单应接不暇,奉化布龙在国际上也有了名声。“2011年,我做的一条氢气龙被带到了美国,那条龙直径有五六十厘米,长30多米,充上氢气后可以飘在空中,由细绳牵引着舞动,十分生动。”陈行国说。 宁波九成布龙出自苕霅村 这几天,鄞州横溪、宁海前童古镇、象山石浦、奉化金峨村等地的民俗表演团队都在准备布龙迎接元宵节。陈行国除了要赶制布龙,还要到宁海、北仑、镇海等地帮忙指导舞龙队的表演。 记者了解到,镇海九龙湖镇曾邀请陈行国制作了9条颜色不一的龙,分别代表当地的9个村庄。此外,石浦等沿海地区,闹元宵、庆祝开渔时常用到陈行国制作的单人“龙船”。“已经记不清做了多少布龙。据估算,宁波9成以上村子使用的布龙出自苕霅村。”陈行国笑着告诉记者。 布龙制作需要不断创新 如今的布龙制作又有什么新的变化?“早期奉化布龙的龙头形象和现在差别较大,当时人们会在龙头上点缀花朵和各色人物脸谱,龙嘴相比现在也较为短小,远远望去,整个龙头更像是一个花环。”谈起布龙的变化,陈行国娓娓道来,“到了我父亲那辈,手艺人开始对龙头的形象进行改良。我的女儿大学读的是设计专业,如今每次接到订单后,都交与女儿设计。”陈行国告诉记者,现在的龙头借鉴了各种插画及浮雕的龙头形象,无论是造型还是颜色搭配也要赶新潮,为的就是让整条龙看上去更威严且具有艺术价值。 “以前村村都有舞龙队,村民们在农闲时将舞龙作为娱乐。”陈行国说。当时苕霅村的舞龙队在十里八乡都小有名气,舞龙队员还总结了一套以“穿腾翻滚”为特点的套路动作。石浦、莼湖等沿海地区,在元宵节时还会舞龙船,并在龙船上放置鱼虾,意味着渔船能满载而归。 记 者 鲁 威 通讯员 严世君 文/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