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漫画 章丽珍 |
2016年最成功的策略无疑是持有“银行股+打新”,收益率达14.6%~20.7%。这种超额收益实际来自于IPO的超发,以及2016年市场的整体风险偏好。但这样的收益率能否持续,目前来说,值得怀疑。一是部分银行股的股价已抬升,底仓波动风险加大;二是新股开板越来越早,收益率下降。错过了2016年的“银行股+打新”策略,2017年,哪种投资策略收益率较好。 “金融蓝筹+打新+多账户”策略 2017年,华泰金融沈娟团队采用的是“金融蓝筹+打新+多账户”策略。 沈娟团队的证券研究报告分析,2017年1月网上发行53只新股,预计2017年IPO速度将维持在每月40~50家的水平。假设2017年网上参与打新资金在3~4万亿元、沪深两市发行新股300~500只,预测网上打新年化收益率可达7.5%~15.3%。 沈娟团队认为,蓝筹股具备安全边际、高股息率,适合作为打新的持仓市值。“金融蓝筹+打新+多账户”可实现稳定收益。假设金融股的股息率4%,在蓝筹股价波动±5%的情况下,“蓝筹+打新+多账户”策略的年化综合收益率为网上7%~18%、网下6%~17%。 “养老金标的股+打新”策略 目前,市场出现了一种新的打新策略——“养老金标的股+打新”。 银河证券认为,养老金在股票市场将会瞄准低估值高股息标的进行投资,对此类标的形成利好。对于低估值高股息的标的而言,其超过5%的分红率远远超出养老金目前的收益水平。因此养老金的入市,势必推动低估值高股息标的的价值回归。 广发证券研究报告称,养老金入市偏好主板及大盘股。从社保基金2016年第三季度的重仓股分布情况可以看出,社保基金对主板市场的配置比例接近3/4;在市值分布上,社保基金超过一半以上的持股都是百亿级别的大盘股,而对于市值50亿元以下的小盘股的配置比例仅为8%。 “低市净率+高股息率”轮动策略 除了上述两种打新策略,还有一种“低市净率+高股息率”组合的轮动策略,值得投资者关注。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2017年要重视轮动策略。重视轮动策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2017年不会产生一个强烈的一致性预期,不管是大盘股策略还是中小创,2017年成长股机会和供给侧+国企改革机会无疑会相伴而行。在这个情况下,像2015年上半年、下半年的那种强烈的一致性预期将不存在,在这种混沌的市场预期下,轮动策略将获益。 过去三到五年市场上最成功的轮动策略无疑是小市值策略。但在当前这种准注册制的新股发行速度下,小市值带来的超额收益要打折扣。接下来,应该重视低市净率轮动、高股息率轮动。 低市净率轮动寻找的超额收益在于,今年金融市场维稳主题下,泡沫资产的吸引力下降,市净率跌破1的股票相对容易获得更多资金关注。高股息率轮动的超额收益可能来自于养老金入市,高股息率个股更加符合这类资金的偏好。记者 张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