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新股、高送转、壳概念或成“明日黄花”。13日,印纪传媒、邦讯技术、神开股份等个股盘中闪崩,昨日继续一字跌停。昨天盘后,证监会通报2017年专项执法行动第二批16起案件,针对次新股等恶性操作,相关调查工作已经全面展开,重点案件取得重要突破。市场分析认为,作为曾经A股市场最牛的炒作热点,三类股炒作或将迎来寿终正寝。 “闪崩”个股集中在三类股中 4月11日开始,A股市场上频频出现闪崩的个股,消息面上没有突发利空,但个股瞬间大跳水,一言不合就被巨量卖单砸到跌停板上,次日继续暴跌乃至跌停,股价连续受挫。有意思的是,大部分股票都集中在次新、高送转、壳概念等板块。比如,嘉澳环保是次新股,其他类似的天域生态、元成股份等,近来也走出急跌走势;南威软件是高送转股,其他类似的云意电气、易事特、飞凯材料等,同样出现急跌;壳概念股方面,邦讯技术、神开股份、朗源股份等都是业绩持续较差的股票。 市场分析认为,作为曾经A股市场最牛的炒作热点,次新股、高送转、壳概念等类题材炒作,或将迎来寿终正寝。当“稀缺”变成供给过剩,降价出售是通行的市场行为。对股票来说,也同样如此。IPO巨量发行打击次新股和壳概念、政策严打高送转,封杀了这类题材的炒作空间。随着A股市场存量股票超过3000家,越来越多的股票将“养在深闺无人识”,导致严重“失血”,尤其在市场仍是存量资金博弈的当下,引发闪电崩盘。 闪电崩盘并不可怕,兴业银行、中国平安这样的价值股,能很快涨回来。令人恐惧的是这类题材股可能要很久才能涨回来,如果,A股港股化未来真的成立,那么可能将一直跌下去永远涨不回来。 今年以来的市场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在沪指上涨超5%、创指小幅下跌2.6%的背景下,很多股票却走出闪电大崩盘走势。数据宝统计显示,今年以来已经有20只股票最新价较年内最高价跌超40%。其中,ST上普年内最高价以来已经下跌超过55%,位居超跌榜首位;开尔新材年内最高价以来跌幅超过50%位居次席;万家文化、上海亚虹、*ST宝实等个股超跌幅度超过45%。 监管针对次新股等恶性操作频出手 昨日盘后,证监会通报部署2017年专项执法行动第二批16起案件,针对次新股等恶性操作,相关调查工作已经全面展开,重点案件取得重要突破。 今年以来,次新股短期涨幅较大,价量呈现明显异常,集聚风险,已经涉嫌操纵市场,稽查部门通过立案坚决查处次新股交易中的违法不当行为,引导股价理性回归。 具体来看,16起案件的特点分别为,一是恶意利用次新股盘面市盈率低的特点,利用多个账户快速拉抬股价,引诱个股价格暴涨暴跌;二是成批使用地域明显的账户,利用资金优势,使用拉抬等方法炒作多只股票,团伙化特征明显;三是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等利益关联方,非法操纵信息披露的内容与市场机构明暗结合、虚实结合,联手操纵公司股价,意图通过高位套现非法谋利。 另外,近期,上交所对区域特征明显的多账户多点联动类异常交易行为,持续加大一线监管力度。监管发现,此类交易手法具有以下共性特征。一是炒作标的趋于集中,偏好新上市的小市值股票。股票流通市值一般为10亿元左右,上市时间多在3个月左右。二是异常交易行为具有典型性和复合性。主要是动用大量账户,利用资金优势暴力拉抬股价,随后“断崖式”快速出货。三是账户地域特征明显。经分析发现,账户主要集中于浙江温州等地,并有向其他地区扩散的趋势。四是市场影响较为恶劣。该异常交易行为极易导致股价短时间内暴涨暴跌,严重侵害了正常的交易秩序,损害了中小投资者利益。 多只中小创或存集中抛售可能 监管频出手,三类股已被市场抛弃。为了防止基金投资过于集中某些个股而造成流动性风险,对基金持有流通股比例进行了限制。近日,证监会就《公开募集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流动性风险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正式对外公开征求意见,在原有基金“双十限定”投资限制的基础上,要求同一管理人管理的全部公募基金持有单一上市公司流通股的比例不得超过15%;同时,同一管理人所管理的全部投资组合(含公募基金和专户等组合)持有一家上市公司流通股的比例不得超过30%。 据国元证券分析,新规一旦实施,将对市值规模较小的个股造成一定的冲击,因为这些个股被集中投资的概率较高。据2016年基金年报信息统计,有9只个股分别被6家基金公司持有的流通股比例超过15%,这9家公司以中小创为主,平均市值为138.59亿元,而截至2016年12月31日,这9只个股被6家基金公司持有的总市值为78.36亿元。分别是康弘药业、台海核电、鼎龙股份、九洲药业、东方网力、恒华科技、和晶科技、东方时尚和耐威科技。 记者 张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