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讯(记者 陈爱红 文/摄)“阅读不仅仅是读纸质的书,古人说开卷有益,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开机’也能有益。”昨天下午,央视原著名节目主持人敬一丹做客天一讲堂,与读者分享她退休后写的两本书。在讲座前,敬一丹接受了媒体采访,谈了她对新媒体环境下进行阅读的理解。 作为一个传统媒体人,传播和记录是敬一丹的本行,她说写书是为了记录自己的人生经历,这种经历不仅仅是她个人的记忆,更是一代人的共同记忆。她希望自己的书得到同龄人的共鸣,但是更希望遇见年轻的读者。她说,80后、90后中很少有人知道她所经历的那些生活,而她有责任告诉年轻的读者。 2015年5月,刚退休的敬一丹推出了《我遇到你》,回忆了职业生涯中那些难忘的人和事。今年5月,她又推出了新书《我 末代工农兵学员》,讲述了她青年时代的人生经历。此次,她来宁波与读者分享了这两本书。 敬一丹说,退休后,她忙于教学、出书、做公益活动,在赶飞机的路上,离开了手机,她就翻开纸质书进行阅读。敬一丹平时喜欢阅读纪实类的书籍,她说阅读虚构类作品对她来说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因为没有太多时间。 敬一丹认为,只要不是过于沉迷,用手机阅读也未尝不可,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碎片化的阅读也是有益的。古人说开卷有益,而现在,如果“开机”方式正确的话,“开机”也能有益。 在谈到新媒体环境下的阅读与传播时,敬一丹说,作为一个经历了电视发展黄金时期的传统媒体人,在她退休前几年,新媒体出现了。她说,在新媒体没有出现前,作为传统媒体人的她自我感觉良好,但是当后面有了追赶的脚步,她开始积极主动地运用新媒体。在《我遇到你》出版时,她还不知道微信公众号,但是《我 末代工农兵学员》的出版却少不了微信的功劳,这本书其实是她和20多位大学同班同学共同完成的,书中的每一篇文章写好后,都会在微信同学群里引发热烈讨论,书中还截取了这些微信讨论的对话截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