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学人》杂志封面。 |
国研经济研究院东海分院助理研究员 王斯佳 今年1月的《经济学人》杂志刊登了题为《As China gets tough on pollution, will its economy suffer?》(随着中国对环境污染问题采取强硬手段,它的经济会受到影响吗?)的文章。 文章认为,近年来,中国加强环境保护治理工作,对其经济下行的影响是较为缓和的,中国在协调环境治理和经济增长发展之间的关系时,将会付出一定成本,同时收获回报。 可以看到,西方媒体已经关注到中国近年来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采取的切实举措和严厉手段,比如中国在2014年细化了空气、水和土壤等污染治理的目标;于2017年12月开始,正式启动碳排放交易市场,并于2018年元旦开始征收环境保护税以取代原来的排污费;各地环保部门开始重拳出击,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和企业;加强环境保护日常监管和执法力度等。他们认为,其中部分的措施手段可能只是暂时性的,但大部分将会是长期的。 文章指出,在中国日益重视并加强环境保护治理的过程中,最令人感到意外的,并不是这一举措对经济产生了影响,而是这一影响竟然如此地缓和。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的工业生产的确有所下降,但仍在以每年高于6%的速度增长。一些大宗商品价格的确迅速上涨,但这对总体通胀来说影响甚微。目前,中国经济增长发展已经呈现出趋于稳定的态势,通货膨胀也有所减弱,从这些表现来看,无需担心中国采取更强有力的环境保护措施会严重拖累经济增长,甚至是引起严重的通货膨胀。 这样的评价主要来源于对以下几方面情况的分析:首先,尽管人们普遍认为钢铁或煤炭等行业领域是广阔的,但实际上这些行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所占的份额却在不断缩小;其次,最先升温的煤和钢铁价格已经趋于稳定,根据迹象来看,此前的价格上涨似乎是“一次性”的大变化,价格上涨的趋势应该不会广泛蔓延,也不会导致大规模的严重通胀,对整体经济来说,这相当于是资源的再分配;最后,中国推动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的势头越来越强劲,可以带来新的经济增长和就业。 于是,文章分析认为,中国积极开展环境治理工作对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是相对温和的,并分析认为这种偏于良性的趋势可能会持续下去,中国可能在严格环境保护规制的同时,不需要付出高额代价。 党的十九大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新举措,并提出,中国经济正处于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的关键时期。中国已不能继续采取发达国家“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而是应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效结合起来,一方面,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切实考虑保护环境的需求;另一方面,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国家的重视和积极引导下,中国能够寻求到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点。 目前,中国经济发展增速正在放缓,但应该看到的是,这是综合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多种因素而产生的结果。环境治理措施的加强可能会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比如造成企业生产成本增加,钢铁、煤炭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落后产能遭到淘汰后带来的GDP减少等等,但不能把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简单归咎于环境保护政策的收紧。此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与环境规划院专家调研组对太原、唐山、浙江等地的调研分析结果也显示,环境保护对于经济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是短期的、小范围的,从影响经济下行的原因看,环境治理只是影响我国经济下行的因素之一,并不构成主要因素。 同样,环境保护对经济的贡献作用不应该被忽视,环境保护本身可以看作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一个助推器。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一定程度上能对经济转型升级产生“倒逼”的作用,助推绿色经济发展。环保治理加强在淘汰低效、落后产能和高消耗、高污染企业的同时,也能够鼓励、引导并且促使企业增加技术创新投入,提高生产效率,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提高行业集中度。而太阳能产业、新能源汽车等绿色环保产业也能得到大力的推动和发展。 生态建设、环境保护所带来的某些负面影响,是中国实现经济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转型中必然会产生的一部分“阵痛”,但从长远来看,它是短期内小范围的“疼痛”。虽然,环保对经济增长的负面性冲击未必能被完全消除,但是,得益于环保对经济发展所产生的贡献,这些负面性冲击是可以被缓解的。通过充分协调、分析中国当前环保以及经济发展形势,使得中国在环境保护和经济转型过程中所付出的成本相对减小,这并不是不可能的。相信在国家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引导下,中国能够寻找到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平衡点/缓和方案,走出一条新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