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研经济研究院东海分院助理研究员 王斯佳 如果说硅谷发挥的是科技集群作用,那么,被冠以“硅溪”称号的以色列海滨城市特拉维夫及其周边的科技中心则是为全球诸多公司提供了创新策略多样化、科技产业孵化加速的创新工具体系。罗兰·贝格(Roland Berger)战略咨询公司在新一期的《思与行》杂志中,探讨了以色列作为“创业创新”之国的成功之道,为其他国家和城市提供创新和发展经验。 研究发现,“硅溪”赋予新兴企业多种途径实现快速的创新成长。跨国企业纷纷将以色列作为研发活动的基地,通过并购和战略投资本土的初创企业获得当地的技术、人才等资源,经过发展转型推动企业向研发中心和创新实验室转变。在建立创新实验室、孵化器、加速器以及其他模式的新型平台基础上,培育新创意。此外,“创新签证”政策吸引了大量海外人才进入以色列发展,丰富以色列作为管理创新活动基地的动力支持。本土新兴企业在不断寻求海外市场机会,突破本土发展资源限制瓶颈的同时,也会在本土保留部分的开发团队,将团队建设成为跨国创新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 以色列走出了一条创新的新途径,为我们带来些许启示: ▲创新发展需要建设智库:以色列在网络安全、成像、民用无人机等诸多新兴科技领域的发展极大程度上归功于国防研究院、研究型大学。因而,发展本土智库、研究机构显得尤为重要,是调动城市创新资源的启动机。 ▲为人才引进创造条件:以色列人口中的工程师和博士的人数比例是世界范围内最高的,这主要归因于政府为科技人才提供了移民与安置政策支持。临时性的科技人员能够填补人才空缺。但是,唯有从根本上吸引、留住人才,才能为创新发展增添稳健动力。 ▲弘扬企业家精神:以色列当地对于企业破产的法律管制相对宽松,而企业家所显现出的敢于冒险、不惧失败的精神已成为以色列成功的文化特征。创新发展需要构筑企业家精神成长的激发机制,营造宽松的社会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