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商业周刊》在近期刊登的文章中指出,“中国汽车企业正在崛起一股与美国共同领军汽车行业的雄心”。文章认为,中国的汽车制造商和汽车企业要想走向世界,就必须布局全球,积极抢占市场。中国汽车企业走向全球已有势头,目前,至少有四家中国汽车制造商,包括吉利和旧金山汽车公司、蔚来(NIO)和拜腾(Byton)这三家中国本土的创业公司计划从明年开始在美国销售汽车。与此同时,比亚迪在加州建造电动巴士;百度正与微软、TomTom和英伟达在自动驾驶技术平台上合作;总部位于北京的TuSimple正在亚利桑那州测试自动驾驶大型钻井平台。 相关人士认为,一系列的利好条件为中国汽车制造商提供向全球迈进的机会:中国政府近年来给予中国的汽车制造商更多政策支持是前提条件,与此同时,中国的汽车制造商一直对于其扩张海外市场保持认真谨慎的态度,以及与外国汽车制造商建立的长期合作关系,都为中国汽车制造带来可观的销售保有量,并且已经使得中国的汽车制造企业变得更为成熟,有能力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伴随着中国的汽车制造商和汽车制造企业逐渐步入国际视野,汽车行业多方相关人士已感受到紧迫与危机,大众汽车前首席执行官马蒂亚斯·姆勒表示:“必须认真对待来自中国的竞争对手”。中国汽车可能会更为直接地与日本、韩国的汽车制造商竞争海外市场,抢占亚洲汽车品牌的市场份额;中国企业在汽车软件和电子产品等领域表现出始终不落后于人的势头,积极收购零部件供应商,为全球电动汽车制造商生产、供应电池,布局产业链;中国的汽车制造商正逐渐通过合作伙伴关系获得在美国自动驾驶汽车市场上的竞争机会,积极发展新兴的电力列车技术,并将电动汽车视为其夺取全球领先地位的最佳机会。行业相关人士认为,西方的汽车制造企业统治了近半个世纪的汽车行业,现在,中国的汽车制造商已经具备能力可以与世界其他地区从同一起点开始,竞争汽车制造行业的全球领先地位。 国研经济研究院东海分院助理研究员 王斯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