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4版:观察家 前沿观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6月22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数字时代的企业创新基础》:三种架构模式构建企业创新基础

    数字技术迫使企业重新思考创新的方法。小企业利用云计算、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数字技术资源产生与其本身规模不成正比的效益。而对于大企业而言,数字时代的技术创新可能是一把双刃剑。

    数字时代企业如何孕育创新基础?管理顾问公司凯捷咨询发布报告,研究提出,传统的战略思维主张企业应该认清自身的竞争优势,并坚持发挥这一优势。但企业往往可能陷入极端的情况,过度追求获得发展的超前性,以至于可能摒弃现有的适合自身发展的商业模式。建议企业在利用现有的资产和能力发挥优势,通过持续的创新和变革不断开拓新的市场。

    企业的创新可以呈现出不同的形式:基于现有产品或服务的“增量式创新”;针对现有客户或新市场开发新产品或服务的“相邻式创新”;转向不同于现有的业务领域的“转化式创新”。研究发现,企业的创新所采取的架构模式主要包含三种类型:1.成立研发中心实体来利用内外部资源进行创新,由研发中心承担“相邻式创新”和“转化式创新”,“增量式创新”则由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完成;2.在企业的每一个部门和业务条线中都构建创新平台,这也是施耐德等多业务公司和金融服务公司最常采用的架构模式;3.成立独立的创新实验室,不拘泥于任何的决策审批流程和部门,宜家、麦当劳等大型企业通常采取这一架构模式。

    走访世界前列创新企业,五大关键创新能力是企业创新的关键:建立领导承诺机制和创新文化;采取最有效的架构模式参与创新研发;建立衡量创新的评估方法;在员工开展创新活动前教育他们;精简设备将技术融入员工的日常生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