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优步和Lyft等为代表的网约车公司为乘客带来便利。有数据表明,2013年至2016年间,伦敦提供此类打车服务的汽车数量增长了66%。然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市中心交通高峰期的交通拥堵程度也提高了20%。这一现象在曼哈顿等城市同样存在。 在这些城市,人们发现,网约车数量增多加剧了交通拥堵压力,造成燃油费用和运输成本等经济成本显著上升。这迫使纽约、伦敦等城市不得不开始考虑采取措施,平衡好网约车数量大幅增加带来的交通拥堵和经济成本上升压力。 相关人士建议,通过收取“拥堵费”的形式解决问题。伦敦于2003年实行“拥堵费”,要求在高峰时段驾驶汽车出行的司机支付一定费用,以补偿为社会带来的不便影响。但这一措施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为此,文章借鉴其他城市做法,提出三点建议: 首先,分时间段和地点设置“拥堵费”标准。新加坡政府曾系统性地分析和研究了不同时间段和道路的交通流量,以此为参考设置相应的交通“拥堵费”收取标准,实施效果良好。而英国在设置“拥堵费”标准时并未细化考虑差异化因素,不仅未能达到整治交通的目的,也打击了打车服务运营者的积极性。 其次,依据车辆是否具有营运属性,设置“拥堵费”收取标准,相较于私家车司机,提供打车服务的司机应该支付更多的费用。纽约州政府就曾提议出租车和网约车每次进入市中心都需要支付“拥堵费”,因为相对于私家车,它们在路上的时间更多,挤占了更多资源,而这一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道路资源利用的公平性。 第三,低排放汽车的数量增加同样会对交通拥堵产生影响,因此“拥堵费”的收取不应避开新能源汽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