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0版:智库 前沿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9月07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球300大都市 中国占三分之一强

宁波排名第108位

    近期,美国布鲁金斯学会根据牛津经济研究院数据,对全球300座城市进行评估、排名,发布《2018年全球大都市监测报告》。报告从劳动力机遇和生活水平两大维度出发,主要参考指标是各个城市2014-2016年度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变化的幅度,以及就业增长率及其变化的幅度。得分因素主要是衡量这些指标的年增长率和总体净变化。300个全球大都市占全球劳动力不到四分之一,但经济总量占了全球经济的近一半。

    对比布鲁斯金学会在2012年进行的全球300个典型大都市研究,今年中国城市上榜数量从48个增加到103个,增幅超过北美、欧洲、中东、非洲等地区,可见中国城市近年来发展势头总体较好。大都市对全球经济总量、就业和人口吸纳的贡献率未必与其自身发达程度成比例,但确实在塑造全球经济和社会形态过程中发挥独特力量。

    报告指出,对比世界其他地区,中国和新兴亚太地区的大型大都市区人均GDP增长极为迅速,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7%和4.9%,其就业率和GDP增长模式不同于世界任何地区,有其独特性。

    在中国城市中,排名靠前的都市区均位于中部工业地区和高度城镇化的沿海地区。成都位列榜单第3位,在上榜的中国城市中排名最靠前;北京仅次于成都排名第5位,随后是福州(排名第8位)、天津(排名第9位)、厦门(排名第10位)、武汉(排名第11位)等城市;深圳排名第43位,广州排名第45位,上海排名第99位,而宁波排名第108位。

    报告认为,在中国大都市中,北京和上海等大都市地位不可撼动,但成都等新兴都市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些主要城市通常是区域交通枢纽,拥有发达的国际机场、高速铁路或海港,在服务业、工业、电子信息产业等关键产业发展布局更加清晰。

    报告总结,中国城市化进程规模和范围扩大十分迅速,城市的快速崛起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关键产业领域的布局以及高速发展。随着这些城市在世界经济舞台上日益占据重要地位,它们的持续演变也将成为影响全球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关键因素。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