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人智库发布的《发展4.0阶段:人工智能和自动化为亚太地区带来机遇与挑战》报告指出,从历史上看,科技为世界带来颠覆性变革,创造新的、更安全、更高生产率的就业机会。但是,最新的技术变革浪潮并未带来与前几次相同的发展成果。报告认为,以人工智能和自动化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发展前景引发人们担忧,此次创新革命可能与以往的创新革命有很大不同。发展中国家需要在此过程中关注大量的问题,此前,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是自动化和人工智能对于就业带来的冲击,但专家指出还有很多严峻的问题不容忽视。 报告指出,目前亟需引起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关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过早去工业化”、常见经济增长模式(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出口经济)所面临的损失风险,以及对新技术的滥用(比如将人工智能技术用于不法获利等)。 专家提醒,亚洲国家应对“过早去工业化”趋势引起重视。“过早去工业化”,即工业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产出中所占比例过早下降。亚洲地区持续半个世纪的经济增长为全球贫困减少做出了巨大贡献,其基础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和外包商业服务。研究发现,推动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转型的产业最易受到自动化和人工智能浪潮的冲击。亚洲地区国家的发展“奇迹”,从日本到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泰国等国,都建立在制造业发展的基础上,而这恰恰是最容易受到自动化和人工智能影响的产业。在东南亚国家,如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等国家,超过60%的工种受自动化影响较大。服务业领域,印度、菲律宾等国劳动力所具备的低成本和英语语言优势逐渐下降。如果自动化的发展速度达到某些人预测的那样,它可能会减缓甚至逆转该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进程。 第四次工业革命将创造一个高效、高生产力和进步的世界,亚洲地区国家需及早采取措施防范“过早去工业化”等可能带来的风险,以应对即将到来的技术变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