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A6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3月31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囚者的世界

——读《房间》有感

    􀴁刘明礼

    《房间》这部作品,是爱尔兰作家爱玛·多诺霍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而成的,获得了多项国际大奖。它虽然是以5岁男孩杰克的口吻来写,却并不是轻松的儿童文学,而是一本十分“沉重”的书。作品以孩子的视角和口吻,讲述了杰克和妈妈一起被囚禁在一个11×11英尺的房间内。在妈妈的呵护下,他以为这就是世界的全部。

    书中的年轻妈妈,原本是个美丽、优秀的大学生。然而随着那一天,19岁的她被恶魔邻居骗上车,她美好的生活戛然而止,自此开始了长达7年暗无天日的生活。前两年,她多次试图逃出去,可都以失败而告终。儿子杰克出生后,她放弃了逃跑,把全身心的爱都给了孩子。在遭受囚禁、身心倍受摧残的情况下,她用爱和坚强,为孩子编织了一个完整的世界。她精心规划并做出美食,哪怕只是些麦片、罐头;她带孩子一起阅读《爱丽丝漫游仙境》《逃家小兔》《挖掘机丹尼》,给孩子讲巨人的故事;她把蛋壳做成“蛋蛋蛇”,把卫生纸卷拼接成“迷宫”,把家具摞在一起铺上地毯,当做跑道……她像世界上所有伟大坚韧的母亲一样,尽可能让儿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在这个狭小简陋没有阳光的囚房里,她教会了杰克认知、数字、丈量等知识。她把杰克藏在衣柜里,不让他看到老尼克丑陋的恶行。终于,他们想办法逃出了牢笼。然而迎接她和儿子的这个“新世界”,不仅有儿子对一切的懵懂慌乱和紧张,还有亲人和社会众人对他们这对“囚者”的冷漠、好奇。

    当杰克和母亲逃出来后,成为社会上的一个爆炸新闻。几麻袋的信件飞过来,各种媒体想尽办法采访、偷拍他们;各种各样的报道出来了,有的公然写道:“他还是像一只猴子那样用四肢上下楼梯”“盆栽男孩”……父亲见到她后“情愿她已经死了”;杰克在购物中心同外婆走散后,店员不但不帮助孩子寻找大人,反而呼喊着叫人们过来让杰克签名……这充满期待的“新世界”,却是一个冷漠、无情、自私的世界。7年的囚牢生活,没有让“妈”放弃希望,而走出来后,她却选择了自杀。还好,她被救了。她选择带着杰克到一个新的地方生活,努力尝试一些新的东西,努力适应这个陌生的世界。

    读完这本书的最后一行,我却没有因杰克母子新生活的开始而长舒一口气。想想我们身边,这种伟大的母爱比比皆是,而人情的冷漠和荒芜,又何不是触目惊心?!面对惨烈的车祸、火灾现场,有的人非但见死不救,反而忙不迭地“抢拍”,兴高采烈地发送“朋友圈”;面对他人的不幸,没有丝毫的怜悯,反而要反复去揭开别人的伤疤,以此为快;对有的人如苍蝇逐臭,专门喜欢打听别的人隐私,对“八卦”津津乐道……他们如同让祥林嫂讲阿毛故事的那些邻居和女佣一样,带着好奇龌龊的心理去听,然后再“满足地离开”。《房间》里的故事,给了这些人一记狠狠的耳光,一顿见血的鞭挞。

    《房间》,曾经囚着杰克母子。而生活在这个世界,谁都可能成为囚者!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奉化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