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A2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4月02日 星期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退休老人三年造了3座亭

给人歇歇脚看看山里的美景

    􀴁记者 袁伟鑫

    兰峰村兰田自然村位于溪口镇商量岗旁,海拔600多米。古时兰田有一条窑岩古道,曾是商量岗通往鄞州的必经之路。如今,随着登山徒步游的兴起,每逢周末,各地的驴友纷至沓来,寂静的小山村便热闹起来。

    为让游客和村民累时歇歇脚,2015年,家住溪口镇上的退休老人李根裕在位于窑岩古道海拔300多米处,自费建造了一座凉亭。第二年由镇政府出资,他又负责建了一座亭子。如今,李根裕自费建造的第2座凉亭也即将完工。

    自费8万元建第一座凉亭

    日前,记者和李根裕一同来到兰田自然村,看看他自费或负责建造的3座凉亭。我们首先来到他建造的“窑岩凉亭”。从凉亭望向山谷,白的、粉的野樱花如同宝石般镶嵌在山林里。李根裕就出生在兰田自然村下面的一个已经消失的小山村——窑岩村,21岁就离村外出工作。尽管窑岩村在上世纪90年代已整体搬迁,但他依旧十分恋乡,对山里的一草一木都充满着感情。“其实我很早就想造凉亭的,后来看到登古道的游客逐渐多了起来,就在2015年建造了第一座凉亭。”李根裕说,因为古道崎岖,很多人都不愿来做这个活,造这座凉亭共花了8万元,人工费就占去了一半,这些钱都是他平时积攒下来的退休金。

    政府出资又造亭子

    “窑岩凉亭”竣工后,李根裕没闲着,他向溪口镇政府申请,希望能在离“窑岩凉亭”上方300米处再造一座亭子。“这个地方有个落差10余米的岩门瀑布,景色优美,如果在这儿造一亭子,能和下面的凉亭相呼应。”李根裕告诉记者,溪口镇政府同意了他的要求,答应由李根裕负责建造,由镇政府付款。

    去年7月24日,凉亭开始动工,到9月6日基本建造完工,取名为“岩门亭”。李根裕说,和造“窑岩凉亭”一样,每天早上5时,他就在溪口镇上买好材料和工人的午餐,然后开车40分钟来到兰田村,再步行半小时的山路到达施工场地。“建造过程中,我们发现瀑布水道旁的山路有个坑,路人通行比较困难,于是现浇了一座桥。”李根裕说,造亭子时不时会碰到困难。有一天,他请人抬来一台发电机,结果使用不到一天就坏了,只得再运回溪口镇,但一连找了3家店都没办法修理,最后只能买一台新发电机,一直忙到晚上11时。“虽然很辛苦,但是家人和朋友很支持,‘窑岩古道’4个字是奉化书法家王三五题的,亭子上的对联也是朋友帮忙写的。”李根裕说。

    想让更多人了解山里美景

    如今,李根裕自费建造的第2座凉亭也已施工过半。“本想造了2座亭子之后就不造了,但考虑到先前造的都在村后山山麓旁,于是我接受了老伴的建议,在兰田自然村附近再造一座凉亭,为村民提供方便。”李根裕说,这座凉亭位于茗山坑、高崖头、窑岩3条古道通往商量岗的必经之路旁,取名“高窑亭”,海拔722米。因为凉亭就在路边,人工费比之前少,估计4万多元就能建好,现在亭子主体结构已浇筑好,就差盖瓦片了。

    “这里空气清新,环境好,造凉亭一方面是出于对家乡的热爱,一方面也让过往行人有个歇脚的地方,能有更多的人知道这里的美景。”李根裕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奉化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