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A5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5月23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记忆中的手拉车

    􀴁裘英敦

    半个世纪之前,手拉车可是我们家乡的主要运输工具。

    家乡多竹笋、番薯等土特产,如果去鄞州横溪镇出卖,或往杨村、应家棚输送些农用物资和建筑材料,从解放前的肩挑背扛,已应用了当时的先进运输工具——手拉车。

    裘村镇多坡多岭,如去横溪得经过道成岭,去杨村得翻越石盆岭和杨村岭,去松岙得经过象岭,往莼湖得翻越曹村岭和王家岭。由于岭陡,一人无法拉上去,所以当时拉车必须两人以上结伴而行,遇到陡峭的岭,一辆车放在岭脚停顿一下,另一辆车两人配合,一人往前拉,另一人后面推,这样相互帮助才能先后抵达岭上,但早已是汗流浃背,筋疲力尽了。

    由于当时条件艰苦,凡是专业运输人员一般不穿跑鞋和布鞋,而是穿“车胎鞋”,又称“皮草鞋”。所谓车胎鞋,就是用换下来的旧手拉车轮胎,经过燻蒸等软化处理后,按个人脚的模式制成鞋子,虽卖相庸俗,但经久耐用,当时被褒为“水陆两用鞋”,许多农民上山下田往往离不开它。

    拉车也是一门很有讲究的学问。如果一辆装载400公斤重量的手拉车,在下坡时,千万不要趁着惯性求快省力,这样一定会刹不住车,必遭车翻人伤之祸。应该人向后微倾,双手用力将车身托起,让车尾部与地面发生摩擦,以减缓速度,这样既安全又稳妥。车左右两旁有一块“车厢板”,可防止货物与车胎直接接触,它是手拉车的附件,没有必要时也可以不用它。

    俱往矣!上世纪60年代的运输工具,随着时代的进步,现在已经由机械运输工具所替代。目前尚存为数不多的手拉车也只能偶尔充瓶煤气等而已。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奉化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