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领导干部大讲堂第二期开讲,区委副书记、区长张文斌以《抢抓机遇、力争上游,加快建设现代化健康美丽新城区》为题,生动形象地回答了该怎么看“撤市设区”后的新奉化,“撤市设区”后奉化该怎么干,怎么为“撤市设区”后的融合发展提供保障这3个奉化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今天和明天,本报将深入解读上述3个问题,以飨读者。 去年11月,奉化正式“撤市设区”,但是“设区”带来的红利甚至早在前年就开始出现,如万达广场落户、宁波第一医院迁建等,所以说“撤市设区”是近年来奉化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词”,为跨越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提供了难逢的历史性机遇。但是,“撤市设区”并不是万能良药,如何抓住“撤市设区”开局五年的关键窗口期,是奉化能否实现厚积薄发、跨越追赶的关键。全区干部首先要看到奉化当下发展的“撤市设区”“佛教名山”“南融合”“一带一路”四大机遇。 首先是“撤市设区”的历史机遇。不管是鄞州区,还是杭州萧山区、富阳区,在“设区”后经济社会发展都呈现了加速态势。奉化也是如此,“撤市设区”后将成为宁波市新的增长极,成为重点投资区域,新区实力、城乡品质也将大幅提升,成为新的都市人口集聚区。因此,只要全区上下撸起袖子加油干,甩开膀子加快干,就能创造奉化的黄金十年,实现“后来居上、最美最好”。 佛教名山的历史机遇,首先是雪窦山的机遇。去年,雪窦山以“佛教五大名山”的形象正式亮相央视,确立了“雪窦山就是中国佛教第五大名山”的地位,让雪窦佛教名山建设进入了加速期。佛教名山建设还是奉化西部四明山区和溪口古镇的发展机遇,更是奉化软实力的发展机遇。佛教名山是“名城名都”建设的鲜明印记,也是奉化在全国的“城市名牌”,奉化的三次产业、地域文化,都能借船出海、更进一步。 “撤市设区”后,奉化迎来了“南融合”的历史机遇。今年,宁波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南融合”发展战略,来推动中心城区向南延伸,以包容的心态欢迎奉化融入宁波。奉化必将成为宁波未来城区发展的腹地。 同时,奉化还面临着“一带一路”的历史机遇。其实,“一带一路”离奉化很近,目前在建的甬金铁路,是义甬舟大通道的重要项目,义乌是“丝路经济带”的主要起点之一,宁波舟山港更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起点之一,奉化就在义甬舟大通道上,是“一带一路”的关节点。全区干部要深化对“一带一路”战略意义的认识,深入谋划,让奉化积极发挥“一带一路”的连接作用,拓展“一带一路”市场,扩大贸易出口。 记者 俞加北 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