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A5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6月21日 星期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培育全民法律意识 提高社会法治水平

区司法局倍速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实效新提升

    􀴁记者 李鑫星

    通讯员 周小幸 童密芳

    近日,常常乘坐15路公交车出行的市民会发现,公交车车身发生了变化,“开展七五普法,建设法治奉化”等崭新的普法宣传口号被喷绘在车身,让人眼前一亮。其实,细心的市民还会发现,除了15路车,还有11路、12路等线路的12辆公交车也换了新装。新一批“法治公交”的亮相,成了街头一道靓丽的流动“普法风景线”。自2015年8月,第一批覆盖10条线路的“法治公交”在全区上路亮相以来,“公交汽车开到哪里,普法宣传就到哪里”的普法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普法效果。

    为营造浓厚的“七五”普法氛围,培育全民法律意识,提高全社会法治化水平,今年以来,区司法局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五倍速五提升”战略决策,站位全局,团结奋进,务实创新,立足司法行政“五大工程”,实施普法宣传特色工程。通过发挥宪法主题馆教育主阵地作用、结合重点工作开展法治宣传活动、丰富法治宣传载体等多种方式,不断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实效新提升。

    资源共享 法治惠民

    不断推进特色法治文化阵地建设

    今年3月30日,来自宁波各区(县)市司法局法治宣传工作分管领导和宣教科负责人一行20多人,来到位于中山公园的区宪法主题馆,了解主题馆布局和展陈情况,听取了主题馆筹建过程和经验介绍,还探讨交流了在特色法治文化场馆建设中遇到的难题及解决方法等。来自各区(县)市的法治宣传工作者对我区宪法主题馆的建设表示了充分肯定,认为主题鲜明、内容详实、形式多样,较好地实现了宪法宣传教育与文物保护修缮的结合,突显了本地法治文化特色。

    据了解,区宪法主题馆于去年12月13日正式建成开放,由宁波市司法局、区司法局、区文广新局共同筹建,是宁波市首个宪法展示和宣传教育阵地。自开馆以来,参观人数已达到了6500余人次,已成为奉化宪法教育的一张金名片。

    为弘扬宪法精神,增强全民宪法意识,不断发挥区宪法主题馆的教育主阵地作用,区司法局一方面完善日常运作机制。同时,增添主题馆文化内涵。结合地域文化特色,为宪法主题馆单独设计制作了精美的纪念章,市民在参观展览的同时可戳章留念,增强了参观的趣味性,成为宪法主题馆新的亮点。精心编印《宪法》单行本小册子,供参观者免费领取和阅读,让宪法精神更加深入人心。

    此外,区司法局还多次组织开展“走进宪法”学习宣传活动。宪法主题馆自建成以来,依托其位于中山公园内的独特优势,吸引了一大批休闲散步的市民。同时,各地各部门积极利用此阵地,组织开展针对社区矫正人员等群体的宪法教育活动。

    除不断发挥区宪法主题馆的教育主阵地作用外,今年以来,区司法局加强与区人民检察院的沟通联系,确定区刑事犯罪警示教育基地为2017年特色法治文化阵地建设重点项目,努力将其打造成为全区新的法治文化品牌。此外,起草下发《关于深入开展特色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活动的实施意见》,指导各镇(街道)按照合力共建、资源共享、法治惠民的原则,因地制宜推进,力争年底每个镇(街道)至少建成1个特色法治文化阵地。目前,计划筹建溪口武山公园法治文化主题公园、莼湖海洋与水法治文化公园、尚田法治文化健身步道、锦屏春晖法治公园提升工程等一批重点项目,全面推进基层特色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同时,根据“七五”普法规划要求,推进区法治文化中心改造提升工程,通过维护更新,从形式、内容等方面加以完善和创新,确保各项内容与时俱进,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展示性。目前,前期各项设计工作已经完成,进入修改定稿阶段。

    服务中心 围绕大局

    开展重点工作法治宣传活动

    5月中旬到6月中旬是浙江法治宣传月。连日来,我区各单位围绕区“十三五”规划和区委区政府各项重点工作,做好相关领域法律法规宣传,组织开展“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剿灭劣V类水”、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等专项法治宣传主题活动,形成普法宣传的浓厚氛围及强大声势,为推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法治氛围和法治保障。

    法治宣传,服务村社组织换届选举。今年是村级组织换届之年,奉化作为省、市村级组织换届试点单位,共有345个行政村和40个社区集中换届。为保障换届选举顺利完成,我区组织开展法律进农村、进社区活动,重点宣传《宪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法律法规和政策,及时解疑释惑,共开展各类送法活动30场次,印制发放宣传挂图500套(共2000张)、法律知识宣传手册5000份,制作移动式法治宣传展板8块,并在“奉化”普法微博、微信等平台开辟了法律知识问答专栏,为村社组织换届提供了法治护航。

    法治宣传,服务劣Ⅴ类水剿灭战。全面剿灭劣Ⅴ类水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战略决策,也是今年“五水共治”的一场硬仗。区司法局结合自身实际,依托“法律六进”等活动,深入机关、农村、社区、学校、企业等单位,开展剿灭劣Ⅴ类水工作相关法律法规宣传,通过专题讲座、法律咨询、文艺演出、黑板报制作大赛等形式,提高群众的治水意识,期间共开展各类宣传活动19场次,印制发放《剿灭劣类Ⅴ水法治宣传专项行动》等各类宣传资料10000份。在主要媒体开设“深化五水共治 剿灭劣Ⅴ类水”活动专栏,利用各类电子显示屏、公交车体(站台)、建筑工地墙体、宣传栏(窗)以及微博、微信等平台等开展“全屏”宣传,在全区营造了剿灭劣Ⅴ类水的良好氛围。

    丰富载体 加大力度

    多种形式让法治之花遍地绽放

    2017年,对于奉化来说是崭新的一年,也是关键的一年。为奉化建设现代化健康美丽新城区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区司法局加强法治文化推介力度、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提升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等,让法治之花在奉化遍地绽放,为建设“法治奉化”添砖加瓦。

    丰富载体,加强法治文化推介力度。我区在投放新一批“法治公交”外,也对“法治活动项目”积极宣传推广。继续实施全区法治文化活动申报机制,共收到来自各镇(街道)、各部门上报的法治文化活动项目130多项,从中精选61项印制成《奉化区2017年度法治宣传重点活动项目》宣传折页,不断扩大法治文化活动的影响力和覆盖面。区司法局还按照实用化、便民化的原则,制作了印有普法宣传标语、普法微信二维码的雨伞、水杯等新一批法治宣传纪念品共5000件,通过开展各类活动,吸引群众参与到普法活动中来,推动法治文化渗透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奉化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