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A3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6月29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积木游戏对幼儿数学口语表征能力 培养的有效策略

    􀴁徐雪芬

    幼儿的数学语言是表达数学思想的专门语言,加强数学语言教学对提高数学阅读能力、数学表达及交流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数学语言分为符号语言、文字语言和图表语言。数学活动《造房子》运用了很多的表征方式,动作表征、图像表征、符号表征、语言表征、实物表征等。这里,谈谈积木游戏对幼儿数学口语表征能力的培养。

    一、积木游戏对幼儿数学能力培养的可行性

    (一)积木是幼儿最感兴趣的玩具形式

    积木游戏作为深受幼儿喜爱的建构游戏活动能有效促进幼儿认知、健康、语言、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但孩子在玩积木时容易受到外在的干扰,对事物的兴趣有限。因此,家长或者老师可以陪伴孩子共同完成一个作品,孩子在积木玩具创作的过程中会不断地观察思考,完成楼房、汽车、轮船等不同造型的作品,并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当楼房变成城堡,汽车变成双层巴士、轮船变成超级航母等等,孩子取得进步的时候,家长和老师要给予鼓励和赞扬,让孩子们更积极探索,不畏艰难。

    (二)积木游戏是幼儿数学学习的重要途径

    幼儿的数学学习不仅是数学知识和技能获得的过程,更是数学思维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幼儿的思维具有直觉行动和具体形象性特点,他们对世界的认识依赖于形象和材料,依赖于动作和行为表现,且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因此,幼儿的数学经验和数学认知能力需通过材料操作和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获得,而积木建构游戏最能体现这一原则。

    例如:王晓露是结构能力较强的幼儿,在构建圆柱体过程中,她对老师说“需要寻找11块正方体积木”,在完成圆形四周正方体接插后,晓露发现是用了12块。我请晓露介绍了她的构建过程,同时把她在数数过程中的“小插曲”展开引导幼儿思考:在圆形中如何正确地数数?孩子们通过观察想出了不同的办法。这个过程既启发了出错的幼儿知道数数可以运用这么多的方法,又提示了其他幼儿巧用数学为自己的构建活动提供方便,提高了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积木游戏对幼儿数学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为幼儿创造搭积木的宽松环境和条件

    在游戏的评价中我带幼儿参观他们搭建的幼儿园,并帮助幼儿讲解他们的作品,及时鼓励幼儿在搭建中的进步。对那些没有做好的幼儿也鼓励他们再尝试,引导他们通过搬、摆放、支撑点等感知有关的数学经验。

    (二)提供适宜幼儿建构数学经验的积木和辅助材料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材料有适宜的结构,既暗含着有价值的教育内容,又能引起幼儿的探索动机和兴趣。”所以,我们在积木区中为幼儿投放了大量不同的长方体体、三角体、正方体、圆柱体、半圆体等大小颜色不同的积木,和大小不同的树、花坛、小汽车、小动物等辅助材料。幼儿在搭建的过程中边选材料边交谈,由此意识到有高有矮的数概念。

    三、积木游戏对幼儿数学能力培养的要点

    我根据积木这一材料的特点,对幼儿在积木搭建游戏过程中数学经验的学习、应用和积累进行了观察和有针对性地指导,提升了幼儿的在建构活动中数学经验的运用能力,促进了建构技能的发展,而不只是只重结果。

    (一)转变观念,增强组织幼儿建构游戏的目的性

    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的指导下,我在活动前主动了解幼儿学习数学的规律和发展目标;在指导建构游戏时重视与数学领域知识进行整合,目的性不断增强;在观察幼儿建构的过程中能够关注到细节部分所呈现的数学经验;在活动后针对幼儿搭建的作品重点分析幼儿前期已有的数学经验和活动中新增的数学经验,为下一次活动材料和指导策略的调整做好铺垫。

    (二)细心指导,凸显组织幼儿建构游戏的针对性

    1.引导幼儿观察物体的外形特征,鼓励幼儿用语言描述。

    在组织建构游戏前,我带幼儿实地参观或者向幼儿提供实例或图片,引导幼儿用语言进行描述,如:“升旗台是正方形的,栏杆是长方形的、旗杆是圆柱形的……”

    2.启发幼儿选择适宜的积木,使建构的作品更接近于实物。如:江滨公园有一个升旗台,竖着一根旗杆,按幼儿以往的做法是用一根纸棍插在升旗台上表示旗杆,几乎不动脑就停止了对旗杆的搭建,经老师启发,幼儿很快就确定圆柱体积木适合用来搭旗杆,在选择时还将圆柱体积木分成粗的、较粗的、细的三堆。

    3.指导幼儿学会看图,运用数学经验模拟建构。

    从幼儿的构建过程来看,孩子们从照着立体结构造型的范例或者实物的形状、大小、颜色来对模拟建构,然后逐渐地开始学习照图模拟,学会观察平面图纸,并将图纸中的造型想象成立体结构造型。因此,我提供了一些关于各种各样的建筑物图书和交通工具图片,指导孩子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里到外分析物体的结构,然后进行想象和建构。如:城堡的围墙很厚实,围墙上有垛口,垛口之间的间隔距离是一样的、屋顶是锥形的。

    (三)梳理概括,提升幼儿积木搭建游戏中的数学经验

    《指南》提出: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立初步的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搭积木游戏让幼儿的空间概念和数学概念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获得了丰富的数学经验。

    1.幼儿在物体与几何形体之间建立了联系。在活动中,幼儿知晓了生活中各种物体的形状特征,能用各种积木、纸盒、拼板等各种形状材料进行建构,学会了图形之间的组合。

    2.幼儿空间方位识别的经验更加丰富,初步学会了运用空间方位经验解决问题。如知道表述:新华书店建在喷泉的左边。

    3.幼儿感知和理解了材料“量”的特征。如能够用相应的词汇描述积木的大小、多少、高矮、粗细、长短等量的特征,并在构建时根据需要选择材料。

    4.幼儿通过观察,能够发现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事物,体会其中的排列特点与规律,并尝试自己创造出新的排列规律进行搭建活动。如按颜色间隔排列的围墙、按形状间隔排列的围栏等。

    5.幼儿在积木搭建过程中乐意利用已有的经验和技能对所建构的物体进行不断的改变和完善。如用积木第一次搭建的指挥塔很高很稳,但是太大了,第二次搭建的塔外表符合要求,但太容易倒了,第三次终于垒成井字形、细高且根基稳固的指挥塔。这些关于材料的运用和建构能力的提升,只有在不断的思考尝试中,才能被孩子自我验证、自我提升。

    6.形成了运用数学经验分类收拾摆放材料的好习惯

    良好的规则意识和行为习惯能使幼儿终身受益。如幼儿在收拾材料的时候,我引导幼儿按积木的不同形状、大小、长短、厚薄和材质来分类收拾摆放,并相应贴上标记,既培养了幼儿良好的收拾整理习惯,又积累和应用数学经验,促进了空间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发展。

    作者系上林华庭幼儿园教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奉化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