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巧玉 音乐是丰富人们艺术文化生活的重要艺术形式,也是幼儿阶段的重要艺术科目。而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游戏是幼儿学习和发展的最重要方式,对于数学的学习,由于较为抽象,逻辑性强,教师强制的灌输下以及死板的教条式授课下,孩子们的学习效果不佳。当儿童死记硬背一些抽象概念时,他们因不理解,而不能长久记忆。把奥尔夫音乐课程和北大启蒙数学课程有效的组合,作为园本特色课程,可以让教学方式和学习特点相辅相成,有效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最终达到幼儿主动学习的目标。 一、数学活动导入环节奥尔夫音乐游戏的融入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最著名、影响最广泛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在奥尔夫的音乐课堂中,孩子们有机会进入丰富的艺术世界,音乐不再仅仅是旋律和节奏,而是与儿歌说白、律动、舞蹈、戏剧表演甚至是绘画、雕塑等视觉艺术相联系。在集体教学中导入环节是活动的开始。其目的在于引起幼儿的注意,激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明确幼儿的学习目的。在组织数学活动时,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导入方式,包括故事儿歌导入、情境导入、生活导入、多媒体导入、游戏导入,例如,在小班数学游戏粉刷匠中,先播放“我是一个粉刷匠,粉刷本领强,我要把那新房子,刷得很漂亮。刷完房顶,又刷墙,刷完房顶,又刷墙,刷完房顶,又刷墙……教师在播放之后及时提问:刚才我们刷房子的时候先刷什么再刷什么?出示第二组颜色的房子问小朋友:“小朋友,你们看,这组屋顶和墙壁是什么颜色,请一位小朋友也上来有规律地摆一摆,看看,房顶是按什么颜色规律来排列呢?”“如果我们用棋子来表示,应该怎么摆?”请小朋友也在智慧盒的第一行摆一摆,记得要摆满第一行。请一位速度最快的小朋友也帮老师摆棋子。动听的歌曲和鲜艳的颜色对幼小儿童有着强烈的吸引力,有利于以此展开小班数学教学。 但在奥尔夫音乐中并不是所有的音乐都适合数学活动,所以在选择的时候我们尽可能选择一些与数学有关或者跟本次所学的知识点有关的音乐游戏。例如:小班《5以内的点数》在开始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音乐《5只小鸭》为例,引导幼儿开始数数,渐渐深入到操作中手口一致的点数环节,这样的动静结合又富有意义的数学活动使学习更自然。 二、数学活动实施过程奥尔夫音乐游戏的融入 在数学游戏的操作环节中,我们也可以融入音乐游戏,使幼儿在多次的操作环节中不枯燥。例如在数学活动《和数字宝宝做朋友的时候》,我们选择运用“上山打老虎”的音乐让幼儿在学习数与物的对应中,通过音乐的引导更有趣更直观地学习和巩固的1-5的数物对应,让游戏与数学知识相结合,让幼儿在参与游戏活动中,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再如,奥尔夫音乐游戏开城门中,要求幼儿通过游戏,尝试用鼓点创造性地表现音乐的节奏,培养幼儿自主解决问题的意识,体验集体合作游戏的快乐。在教学活动之前,需要准备好相关材料,包括多媒体课件《音乐小屋》,在课堂教学之前,开展回声游戏,让幼儿随音乐边敲腰鼓边进入活动室。师:小朋友,以前我们玩过回声游戏,今天我们用腰鼓也来玩一玩,好吗?那用腰鼓可以怎么玩呢? 幼1:教师敲,我们做回声。幼2:我来敲,大家来做我的回声……。师:好的,就用你们的方法来试一试。 在引起幼儿的兴趣之后,教师就应该采用合理的方法,把数学知识融入进去,教师可以设置游戏规则,如答对一道数学题,就可以让幼儿继续回声游戏的步骤,游戏可以是“2+3=?”等直观试题,可以是应用题目,在游戏活动中,鼓励幼儿敲出不同的节奏型,丰富幼儿的节奏经验。紧接着,教师可以更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兴趣,“下面我们玩个更有趣的游戏——开城门”。看,这里有一座非常神奇的音乐城,里面藏着许多神秘的礼物,想不想进去玩?不过,要进音乐小屋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必须通过三扇大门,每扇大门上都有一幅画,里面藏着有趣的节奏,假如你能用鼓点把这幅画中的节奏敲出来,你就能打开这扇门。开第一扇门。出示数学知识题:大手小手无序排列,找到并数出大手有几只?找到并数出小手有几只? 在了解了引导式的音乐后,我们在数学操作中也可能播放一些背景音乐,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操作,减少焦急等待的现象。 三、奥尔夫音乐游戏在数学活动中的拓展 幼儿阶段是儿童成长与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儿童各方面潜能能够最大限度地被启蒙。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幼儿教育的受关注度也在不断提高,最近几年,国家对幼儿教育事业加大了投入力度,并对幼儿教育制定了规则和发展纲要,充分说明幼儿教育的重要地位。《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对幼儿来说,自由的时间、独自的文化和游戏都是有决定性意义的重要东西。”同时明确提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 在数学活动中,孩子们可以在延伸的音乐游戏中巩固知识,还可以引用到以后的音乐游戏中来。当然在数学活动中,我们也要了解数学学习是内容的本质,而音乐融入则是教学的手段,切记把数学的主体位置搞混。 作者系上林华庭幼儿园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