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A3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7月12日 星期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张爱玲“贵人”黄岳渊

    􀴁裘国松

    1943年初春的一个上午,23岁的张爱玲,怀揣一份推荐信和自己的两个中篇小说,来到上海愚园路608弄94号,小心翼翼地叩响了“紫罗兰庵”的大门——“鸳鸯蝴蝶派”主将、资深编辑家周瘦鹃的公寓。

    仅仅数月后,名不见经传的文学青年张爱玲,以这两篇成名作,轰传上海滩!

    中国传统文化常说,一个人的成功,需要高人指点、贵人相助。为张爱玲写推荐信的这位“贵人”是谁呢?他叫黄岳渊,是浙江奉化人、沪上知名的园艺家。他与周瘦鹃同有园艺之好,由是结为挚友。那么,张爱玲与前辈黄岳渊有怎样的一层关系呢?当代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专家,多称黄为“张爱玲母亲娘家的远房亲戚”、“本家娘舅”,而实际情况究竟如何呢?

    黄岳渊,名渭,别名剡曲灌叟。他的祖父为奉化萧王庙黄家巉村人,后移居到下跸驻村,育有振魁、振元二子。溪口镇西南的下跸驻村,地处剡溪上游,为“剡源九曲”之第二曲。黄家人除了务农,还开了一家“黄万利商行”,专做宁波、江口、溪口、新昌一线的竹排运输生意。

    黄岳渊七岁入私塾。十来岁的一天,师生问答。老师说:“好好用功,将来一级级考上去,秀才、举人一直考到进士。”他说:“哎呀,考上了进士就再考皇上!”老师说:“皇上是不能考的,有太子呢!”他又说“假如太子不慧或不肖,付他以国事,国家岂不危殆?”

    时当太平天国平息之后,清廷法令森严。老师震惊之余,无以应答,便对黄父说:“你儿子意志不纯,若再攻读,将来恐有灭门之祸。”于是辍学,被父亲贬为牧童。

    黄岳渊14岁那年,新昌的舅父见他可怜,便将他招至家中南北杂货铺当学徒。成人后,他参加了反清秘密组织“平洋会”,而后又东渡日本加入同盟会。不久回国,打入清政府上海水陆厘金局任总巡,并为同盟会秘密搜索情报。1909年,他在上海真如松浜桃溪购地10余亩,经营“黄氏畜植场”。

    辛亥革命时,黄岳渊追随陈其美,任沪军都督府参事,参加光复上海、浙江之役,后被陈其美委以台州都督。革命胜利了,黄岳渊便彻底弃政归田,潜心研究他的园艺。

    真如的黄氏畜植场,被上海人称之“黄家花园”。他先后为荣德生、吴昆生等名流翻扩花园,名声大振,被推崇为园艺权威。1929年,他出任上海市花树同业公会会长。30年代,他曾与日商等竞争承包无锡蠡园翻园业务。最终,黄岳渊以价低质优而中标。抗战前,黄家花园举办过大小菊展十余次,屡获中外金银奖牌、盾杯。每至金秋,“黄园主人”黄岳渊经常要呼朋引类,请人家来园中雅赏。座上宾就有于右任、谢闲鸥、周瘦鹃、郑逸梅、严独鹤、包天笑等名流;大小各报也纷纷报道,传为美谈。由此,当时的上海有“不识黄园菊,枉为上海人”之说。日寇侵占上海后,真如黄园被日伪霸占。黄岳渊便在法租界另建了新黄园。沦陷期间,梅兰芳蓄须明志,曾一度避居黄家新园。

    1942年,黄岳渊、黄德邻父子编成了园艺书《花经》,1949年由上海新纪元出版社印行,郑逸梅、周瘦鹃为之校订。郑逸梅十分赞赏《花经》,说其“略胜于清初陈淏子的园艺名著《花镜》”。解放后,黄岳渊移居香港,后受于右任等人之邀,定居台湾,1964年春病逝。

    再说张爱玲显赫的身世吧。她的祖父张佩纶,为清末名臣,祖母李鞠耦是李鸿章女儿。母亲黄素琼(后改名黄逸梵),湖南长沙人,为清末长江七省水师提督黄翼升的孙女。当年,黄素琼是位新派女人,常来黄园赏菊,与黄岳渊相识。同姓三分亲,两人还攀上宗亲,说道起长沙、奉化黄氏各自脉传。黄岳渊年长黄素琼十多年,两人便以兄妹相称。其实,1942年张爱玲从香港回到上海后,最初以英文写作,因为英文杂志的稿费远比中文杂志高。在黄园,作为“本家娘舅”,黄岳渊曾向周瘦鹃说起张爱玲写作的才华,只是没引起周的在意。有一次黄周相聚,远远的张爱玲还见到过周瘦鹃。

    对于张爱玲首次叩访周瘦鹃一事,周氏后来有一个详细叙述:“一个春寒料峭的上午,我正懒洋洋地呆在紫罗兰庵里,不想出门,眼望着案头宣德炉中烧着的一枝紫罗兰香袅起的一缕青烟在出神。我的小女儿瑛忽然急匆匆地赶上楼来,拿一个挺大的信封递给我,说有一位张女士来访问。我拆开信一瞧,原来是黄园主人岳渊老人介绍一位女作家张爱玲女士来,要和我谈谈小说的事。我忙不迭赶下楼去,却见客座中站起一位穿着鹅黄缎半臂的长身玉立的小姐来向我鞠躬,我答过了礼,招呼她坐下。接谈之后,才知道这位张女士生在北平,长在上海,前年在香港大学读书。”

    那一天,两人谈了一个多小时。分别时,周瘦鹃告诉客人,自己平时比较忙,看完这两个小说稿,需要一些时间,请她一周后再来听回音。

    一星期后,张爱玲如约来到周家。周瘦鹃指着稿本,连声称好,问:“我主编的《紫罗兰》即将复刊,你是否愿意将这两篇小说发表在这本杂志上?”张爱玲一口答应了。

    一个月后,复刊后的第二期《紫罗兰》杂志上,张爱玲的《沉香屑·第一炉香》全文发表,卷首还有周瘦鹃的《写在<紫罗兰>前头》一文,高度评价了张爱玲的这篇小说:“请读者共同来欣赏张女士一种特殊情调的作品,而对于当年香港所谓高等华人的那种骄奢淫逸的生活,也可得到一个深刻的印象……”这被后人称之“国内第一篇盛赞张爱玲作品的评论文章”。

    《沉香屑·第一炉香》发表后,这篇“特殊情调”的小说很快受到读者广泛好评。周瘦鹃趁热打铁,决定将张爱玲篇幅较长的《沉香屑·第二炉香》,分三期热推,吊足了读者们的胃口。从5月到8月,这“两炉香”差不多“烧”了整整四个月,初出茅庐的张爱玲声名鹊起,迅速蹿红,成为引人瞩目的青年作家。

    此后,柯灵先生主编的《万象》、中共地下党掌控的《杂志》,都向她拉稿。1944年8月15日,张爱玲第一本小说集《传奇》由上海《杂志》社出版发行。初版本一经问世,四天便被一销而空,一时洛阳纸贵,轰动中国文坛。此时,整个上海都在议论着张爱玲,她的传奇家世也被披露,人们诧异于她身上还流着李鸿章、张佩纶的血脉。

    从1943年到1944年,仅仅两年时间,才女张爱玲迅速攀上了文学巅峰,可谓创造了“20世纪40年代文坛的一个奇迹”。当时,为之最高兴、最得意的人,除了张爱玲的母亲和姑姑,还有一位当然是她的“本家娘舅”、“贵人”黄岳渊了。

    时光的长河哗哗流,世上不复再有黄岳渊和张爱玲。然而,岁月冲刷不掉的是他们的智慧结晶,还有精神存在。

    近些年,大陆猛猛地刮起了“张爱玲热”,在此已无需多言。黄岳渊呢,他的那部不朽的园艺书《花经》,1985年被上海书店再版,深受那些爱好花花草草的知识分子青睐,影响甚广。知名女作家池莉,便是《花经》的读者之一,末了她写了一篇流传很广的励志散文《一生只做一件事》。

    “黄岳渊先生在宣统元年的时候本是一名朝廷命官,斯时年将三十。一日黄先生想:古人曰三十而立,我该如何立人呢?他想,做官要应付人家,做商呢又要坑害人家,得做一件得天趣的事才好,才算立了为人的根本,于是,黄先生毅然辞官隐退。他做什么呢?据说当时的文坛名人周瘦鹃、郑逸梅等人皆为黄先生的花木挚友。黄先生养花养出了精神文明,养出了人间知己,养出了《花经》这等好书,恐怕这才叫养花种草!这才叫做了人生一件事!”池莉在文中顿悟:人的一生只能做一件事。最后,她自己也丢掉花铲,就做一件事——写作。

    当年,黄岳渊成为张爱玲文坛成名的“贵人”。而今,又是一位知名女作家,池莉无意间成了黄岳渊《花经》的“贵人”了,而这已是黄岳渊生前所始料不及的。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奉化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