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A3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7月12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毕业季, 那些形态各异的毕业证书

    􀴁许霖

    每年的毕业季,各个院校都会走出一批批的毕业生,他们手捧毕业证书,或奔赴工作岗位或向更高的知识层面迈进。近日,区档案馆精心挑选了20多本各类毕业证书,从晚清、民国到新中国,时间跨越100多年,向市民展示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变迁和发展,也展现了宁波等地教育的峥嵘往昔。

    每一本证书都深深打上了历史的烙印,晚清时期,把龙纹作为证书的纹饰,用皇家的懿旨作为证书的抬头,证书涉及的内容条目较多,另署上祖上三代人的姓名以防假冒,成绩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可见严谨;民国初期沿袭了晚清的版式,但去除了龙的纹饰;民国中期开始,除了在版式上与现代的毕业证书在有区别外,毕业证书上还附加了印花税;新中国成立前后,毕业证书的版式开始变化,逐渐取消了繁体字,书写的格式修正为自左向右,纵向书写变横向书写,与国际行文格式接轨。这些形式不一的毕业证书,折射出中国近百年来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同时对于研究宁波和浙江等地的教育事业发展较有价值。

    馆藏浙江省第一所私立师范学堂的毕业证书,今年已有“107岁”。馆藏的毕业证书主人是卓士闳,松岙人。据档案资料显示,清朝末年,外侮日逼,有识之士痛感欲振兴民族,首当发展教育,培养人才,而办新式学堂,老式郡县学或书院出来的人已无法胜任新学教师一职,迫在眉睫的是培养一批新式教员。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宁波士绅张美翊与陈训正等提出“鉴于义务教育刻不容缓,造就师资尤为先务”,与时任宁波知府喻兆藩商定,把位于月湖书院巷的月湖书院(现宁波月湖饭店址)改为宁波府师范学堂,这是浙江省最早的一所师范学堂(比杭州女子师范学堂和浙江两级师范学堂分别早一年和三年,比实际招生的金华师范学堂早三年),张美翊首任学堂监堂(也称监督,即校长)。据史料记载,宁波府初级师范学堂于1905年9月12日在府署招考,与试者有200余人,录取127名,首批学生毕业于1906年(完全科的肄业)。当时的学堂完全科设修身、教育学、中国文学、算学、博物、理化、习字、图画和体操等10多门功课,修业为5年;简易科减少读经、讲经、习字等课程,修业年限为一年,分文理两科,理科除算学外,又设有动植物课。理科教员后来成为中国植物学的开拓者,如中央研究院自然历史博物馆重观光教授。学堂学生可不缴纳学费,毕业后若不肯尽教师之职义务,则勒其缴纳在校学习时的学费。1912年宁波府官立初级师范学堂改为宁波师范学校,次年改为浙江省第四师范学校。1923年,并入浙江省立第四中学(现宁波中学),设师范科。1933年,浙江省立四中师范科最后一届学生毕业后停办,至此,我省最早从事师范教育的学校自建校(科)到停办共经历了28年,先后培养了师范毕业生457人,其中不乏有识之士。奉化的王任叔为该校1920届毕业生,曾任共青团浙江省委书记的裘古怀和曾任中共慈东及慈西委员的姜昌林均为该校1925届毕业生,中共奉化县委第一任县委书记董子兴也曾就读于此。

    馆藏宁波地区第一所高校——四明专门学校的毕业证书,相当于现在大学一年级的水平。这所宁波历史上的第一所高等学府也是全国第一所私立法政学堂、浙江省第一所法政学堂。据馆藏档案显示,文凭的主人1876年出生于奉化,高校毕业后,先后在浙江省高院,浙江的武义、桐乡、江山、东阳、象山、鄞县、定海等县司法机构担任书记员、承审员、候补推事、主任审判官、推事等职,1947年1月14日,71岁高龄的他担任永嘉县地方法院推事。根据档案资料显示,清光绪年间,省、府、县的各级审判厅相继建立,地方自治也次第施行,清政府为了培养佐理新政、实施新律的法政人才,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颁发各省设立法政学堂的谕旨。由学部奏定的《法政学堂章程》规定,法政学堂“以造就完全法政通才为宗旨”,参照大学堂法律门的课程授课,属高等教育范畴。1905年,宁波府鉴于宁波五口通商后,有关法政方面的人才奇缺,决定在全省率先举办法政学堂,将府治旁同知署旧址的“孝廉堂”(书院性质,今解放北路91号大院内北侧)改为“宁波法政学堂”。1906年春,经学部核准,宁波私立法政学堂开学,共招收学生52人。据1992年8月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育大辞典·中国近现代教育史卷》一书中记载:我国私立法政学堂最早出现在浙江,即宁波法政学堂。1912年,经教育部核准,宁波私立法政学堂改为“公立四明法政专门学校”,仍属大学层次。1913年,奉教育部令学校办至在校学生毕业为止,1914年春正式停办。原址改为“宁波公立甲种商业学校”,呈请省教育厅批准,其性质为中等实业学校,相当于今天的中等专业学校。自此,宁波地区第一所高校历时8年时夭折。直到1956年9月邵逸夫捐建了宁波师范学院,宁波才重新开启了高等教育的大门。

    馆藏奉化目前最早的本科毕业文凭——浙江法政专门学校的毕业证书,证书的主人是奉化土埭人,26岁毕业于浙江公立法政专门学校法律科本科班,同年担任浙江实业厅咨议;1922年,任浙江省省长公署咨议,1924年任直鲁联军总司令部军法官;1934年任司法部甄拔律师,同年11月22日加入宁波鄞县律师公会;1935年,当选为鄞县律师公会会长;解放前弃文从商,在宁波做过船运,开过米行。1956年后,迁回奉化居住。据资料显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肇始于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1905年10月,清政府通咨各省设立法政学堂,1906年5月,学部复通咨凡未设法政学堂之省应一体设立,业经设立者应酌量扩充。同年秋,浙江巡抚张曾敭着手筹办浙江官立法政学堂,并命会办许邓起枢进行招收新生工作。1907年春,开学上课。1912年10月,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先后颁布《大学令》和《专门学校令》,就高等学校的设立等问题做出具体规定,浙江省的高等教育也因此从裁撤、新建、升格等方面做了相应的调整。经过调整,浙江的高等学校在数量上有所增加,有之江大学,医药、法政、工业、农业、体育等5种专门学校共6所高校,在专业化程度上有了明显提高。浙江官立法政学堂改名为浙江公立法政专门学校,在校学生1714人,改名后,增设本科,修业年限改为:别科3年,本科一般为3年加1年预科。1924年实行壬戌学制后,改为省立。1929年,接到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第946号停办的命令,学校于1931年最后1班学生毕业后办理结束工作。从官立法政学堂到省立法政专门学校,前后共办学25年,培养各类毕业生1800人。

    馆藏最早的档案专业毕业文凭,由中国人民大学颁发于1964年7月,证件持有人为溪口镇杨墅村人徐淑金,其曾在北京市政府、北京市档案馆等地工作过。据资料显示,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培养档案专业人员,1952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创办了档案专修班,次年扩大为专修科,1955年,在专修科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人民大学历史档案系,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档案工作者。1954年11月,国家档案局成立,社会主义档案事业有了组织保证。198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正式颁布实施,为中国档案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法理依据。1996年9月,在北京召开了第13届国际档案大会,来自130国2662名档案工作者参加了这次盛会。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奉化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