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A5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9月01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里长街的记忆

    􀴁夏传德

    溪口早已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三里长街每天游人如织。武山庙、武岭门、武岭学校、蒋氏宗祠、丰镐房、玉泰盐铺、王世和故居,这些民国建筑像一颗颗珍珠串联在东西长街的一条彩带上。如今,又多了一座现代化电影院和博物馆,增添了时代气息,浓郁了历史文化底蕴。新建造的武山公园为人们提供绿色休闲去处,面貌焕然一新的古镇溪口,以骄人的丰姿迎接四方朋友。然而,作为土生土长的溪口人,旧时溪口老街的情景仍记忆犹新。

    溪口三里长街,是指东起武岭门,西至中山公园的这段街道。其实,那时临街房子仅到王世和故居,再往西便是空地了。以后陆续建起新屋,连至中山公园,才形成三里长街。

    我记忆中的溪口并不大,上世纪50年代初,住户可能不上千家,市面热闹恐怕还不及萧王庙。原先三里长街,路面没有现在这样宽,也没有铺设花岗石,仅是5米左右宽的水泥马路。这些变化还是改革开放后的事。

    溪口三里长街,是单面街,南面临溪,北面是一排街面房。街面房后面就是民居。溪口古镇特点是沿溪成带状分布,南北纵深不到200米,而东西却有千米之多。古镇有8条弄,从东到西,分别是武岭学校西首的银行弄、蒋家祠堂西首的牌门弄、丰镐房西首的财神殿弄和经堂弄、小菜场对面的周家弄、玉泰盐铺西首的簟匠弄、最西的水碓弄。

    剡溪是溪口人的母亲河,沿溪砌有6个埠头,从东到西分别是银行弄埠头、牌门弄埠头、财神殿弄埠头、经堂弄埠头、周家弄埠头、水碓弄埠头。村民走出弄子,清晨来到溪江挑水,挑满家里一大缸饮用水,饭后女人们提着篮子来埠头洗汰。

    说是三里长街,那时只有临街房子,而店面却屈指可数,丰镐房东首有爿照相店。小菜场附近最热闹了,有两家成姓家开的店,一爿叫“成永昌”,是南货店;另一爿叫“成大昌”,经营五金百杂。这两家店,在当时很有名气,店前挂着黑漆照牌。小菜场附近还有一家肉店和馒头店。水碓弄内有家豆腐店,是新昌人开的夫妻店。豆腐5分一方,豆腐渣2分一团。水碓弄口有家饼店,做咸光饼、小酥饼、薄菜饼、千层饼。饼店师傅就是王永顺,现在溪口很有名气的王永顺千层饼,就是他孙子传承祖业经营的。王世和故居东首有家纸书店,经营笔墨纸砚文化用品,店主姓陈,为人善友,口碑很好。上街头有爿宋家开的“上海啇店”,是布装店,经营的棉布品种很多。

    早年,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商业还是比较萧条。店铺不多,买家也少,街道冷清。只有每天上午小菜场附近有交易活动,有粜糠籴糠的,柴爿枝柴卖买的,自家多余蔬菜、鸡蛋出卖的。每到暑天水蜜桃上市,菜场就会热闹一阵,卖灰汁团小摊也来凑热闹。

    溪口,溪口,毕竟是剡溪之口,上游的岩头、石门、三石、跸驻、葛竹、蟆谷滩、亭下、董村的山民外出必经溪口。因此,凡过年过节之际,人来人往,舞龙灯、跑马灯、放爆竹、燃鞭炮,古镇溪口三里长街还是相当热闹。

    千年古镇溪口不同于其他山村小镇,最大特色就在古朴中不乏一点“洋”气。溪口毕竟是蒋介石先生的出生地,溪口出外的人相对比较多,又有雪窦寺、千丈岩、三隐潭的秀美风光。因此,春秋两季来溪口探亲游玩的上海、宁波人着实不少,“迪格沫市”“啊勒上海人”的“洋”话时而在街上响起,烫着皱发的、穿着西装打扮“洋”气的外地人走在三里长街,更是格外醒目……

    洋气清新,古朴淳美,但随着岁月的流逝,老底子的古镇已渐行渐远;时代的春风给我们送来了一个全新的溪口。不过,流经溪口的剡溪仍然沿着三里长街昼夜淌漾,潺潺流水似乎还在诉说着千年古镇三里长街的一个个动听故事……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奉化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