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我区列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2017年1月召开宁波市奉化区旅游发展大会暨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动员大会,全面推动全域旅游发展。一年多来,我区旅游业发展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和习总书记的“两山理论”,实现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高度融合,推动旅游产业向深度和广度空间拓展,全域旅游建设一片红火,创建重点工程和台账编制稳步推进。 下一步,我区旅游业发展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刻领会并把握“新时代”机遇,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伟大号召下,以“四个一流”为抓手,大干快干苦干,全力以赴做好国家(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迎检验收工作,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发展在脱贫攻坚中的优势作用,全面推进百村景区化工程,进一步确定旅游业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和“幸福产业”之首的地位,努力实现我区旅游业“一地三区”的发展目标。 一、建设一流的旅游现代化治理体系 一是以管理体制改革增强效力。2017年1月召开旅游发展大会暨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动员大会,成立全域旅游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宁波市奉化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实施方案(2016-2017)》,党政统筹、部门合力推进创建工作。建立由51个单位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奉化旅游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全区旅游工作。成立奉化旅游发展委员会,设立旅游巡回法庭、旅游警察大队和市场监管旅游分局,并建立综合执法办公室,形成“1+3+N”旅游综合执法模式。二是以市场要素改革激发活力。成立奉化区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加快整合全区旅游资源,打造旅游投融资、建设、服务三大平台。溪口旅游集团与中国银泰投资公司、利泉投资公司合作成立宁波市溪口旅游开发股份公司,国企改制加速溪口景区市场化发展。 下一步,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抓住新时代发展机遇,发挥独特优势,找准发力点,进一步深化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旅游产业发展新格局。发挥奉化区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引导功能,设立旅游专项资金5000万元,整合旅游发展资金3亿元,建立旅游产业创新基金10亿元,以1:4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旅游产业发展,同步还将成立健康旅游基金、文化旅游基金等,创新旅游投融资机制,探索旅游资产证券化试点和乡村旅游政策性旅游经营保险,促进旅游资源市场化配置,因地制宜建立旅游资源资产交易平台,引导各类资金参与全域旅游建设。 二、建设一流的旅游目的地产品体系 一是坚持政府引导与企业发展合力。加大政府对全域旅游发展的扶持和引导。8月区委一届二次全会作出《中共宁波市奉化区委关于发挥山海资源优势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决定》,草拟《奉化区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二是坚持“城市双修”与“乡村双修”并重。做好“旅游+”工程,发挥旅游融合带动作用,催生旅游新业态。通过“旅游+农业”,涌现一批以省果蔬采摘基地为代表的多元化休闲农业产业基地;通过“旅游+乡村”,涌现溪口栖霞山居、大堰明湖山庄等高端民宿,形成大堰、溪口等地的民宿集聚区;通过“旅游+体育”,建成覆盖全区的近1000公里游步道系统,涌现房车露营、马术运动新业态和商量岗滑雪、正大马术俱乐部省级休闲运动优秀项目;通过“旅游+海洋”,涌现翡翠湾休闲渔业、渔夫与海等休闲体验项目;通过“旅游+文化”,涌现一批特色鲜明的古村落和文化遗产。 下一步,将立足《奉化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布局“一核一带三廊五组团”为旅游空间结构,深入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发挥旅游扶贫富民功能,夯实旅游幸福产业基石。开展乡村景区化工程,以“小尺度、融自然、承乡愁”为原则,引导村庄就地美化提升,重点建设滕头全球最美村庄,打造“艺术谷”“禅修谷”“美宿谷”“将军村”“桃花源”“海韵渔村”等各具特色、各有业态的全域旅游精品村。到2021年,全区创建150个A级以上景区村庄,其中3A级景区村庄20个。 三、建设一流的旅游整合化营销体系 一是创新全域营销模式。在全域旅游发展大背景下,整合“蒋氏故里、弥勒圣地、阳光海湾、名山胜景”等旅游品牌,向全社会公开征集新的旅游宣传口号和LOGO。发起新媒体攻势,邀请携程、途牛网、甬派等媒体大力宣传奉化全域旅游,借助百度、网易、凤凰网等媒体平台扩大名山名湾和旅游城市知名度。举办水蜜桃文化节、弥勒文化节、“海峡两岸文创论坛”、两岸最浪漫的山地桃花马拉松、宁波美丽乡村旅游推广年启动仪式和其他旅游节事活动,有效运用高层营销、网络营销、事件营销、节庆营销等多种营销方式。二是细分客源市场。以游客为中心,针对不同客源的市场推出旅游口号和营销战略,打好“名山牌”“名镇牌”“名人牌”“名村牌”“名湾牌”。针对上海等长三角市场,主打“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大美海湾”等品牌,针对福建等市场主打“中国佛教五大名山”品牌,针对港澳台境外市场主推“蒋氏故里、弥勒圣地”品牌,针对东南亚境外市场主推未来城、未来佛,针对“一带一路”境外市场主推一个未被发现的宝石等。 下一步,将对接十九大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工作部署,树立整体营销和全面营销观念,明确市场开发和营销战略,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旅游发展新格局。把营销工作纳入全域旅游发展大局,建立政府部门、行业、企业、媒体、公众等参与的营销机制,做到宣传统筹,全年旅游营销费用将不低于1000万元。以建成“一带一路”国际著名旅游目的地、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诗画浙江”样板区、“名城名都”山海休闲度假区“一地三区”为目标,致力于建设一流的旅游整合化营销体系。以游客为中心,打好“名山牌”“名镇牌”“名人牌”“名村牌”“名湾牌”。 四、建设一流的旅游品质化公共体系 一是完善基础设施。推进“厕所革命”,改建提升11个旅游厕所,新建27个旅游厕所。完善集散咨询服务体系,优化旅游交通和标识标牌,更替标识系统40处,新设23处,新建7个旅游停车场,新增溪口旅游集散中心经滕头至宁波火车站的988路旅游专线,建设城市绿道、骑行专线、登山步道、交通驿站等公共休闲设施。推进大堰智慧乡村旅游建设,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互动式服务,力促智慧旅游提档升级。完成全区A级景区门禁系统建设,实现所有3A级以上景区和三星以上饭店WIFI服务并设二维码导视牌。开发“赏花、采摘、民宿”手绘地图和“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手绘地图,提供更为便捷的自助式服务。二是优化旅游环境。打造放心奉化,今年1至10月份共受理处置游客投诉34起,平均办结时间在3个工作日,最短的为10分钟,为挽回游客经济损失1.57万元。建立旅游诚信网,网上公示旅游企业、导游人员诚信记录,开展旅游诚信示范单位评选活动,推进旅游信用体系建设。开展“文明旅游主题活动”,在全区70家旅游饭店播放“文明出行、从我做起”文明旅游动漫宣传短片等。 下一步,将以国民旅游休闲生活更加精彩为目标,按“多规融合”要求,启动编制包含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和接待设施的《奉化区旅游设施规划》,完善全域旅游规划体系。围绕名山核心,进一步完善溪口全域旅游服务中心,规划宁波城际铁路金海站“宁波(奉化)全域旅游服务(集散)中心”、溪口东高速口“溪口旅游服务中心”、滨海“宁波湾海上客厅旅游服务中心”,提升滕头、大堰、莼湖等游客中心以及银泰城等旅游咨询服务中心(点),构建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旅游集散网络。建设全域旅游大数据中心,构建全国一流的旅游“数谷”。推进旅游综合监管体系建设,落实旅游行业的属地监管、行业监管和业务监管,健全快速反应的旅游投诉机制,实施旅游从业人员和机构黑名单通报制度,加强旅游安全监管和应急救援建设。健全旅游志愿服务体系,建立溪口、滕头等服务工作站,提供文明引导、游览讲解、信息咨询和应急救援等服务,打造旅游志愿服务品牌,让文明旅游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区旅游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