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楷文 通讯员 邬云妃 每年11月17日是世界早产日,早产是一个全球性的危害人口健康和人口质量的问题。记者从区妇幼保健院了解到,我区早产儿发生率呈增长趋势,而对早产儿的保健护理及预防很重要,尤其是在孕期间。 早产率上升趋势明显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即所谓“瓜熟蒂落”。每一位怀孕的妇女都希望能生一个足月健康的孩子,但有的怀孕尚未足月,就“瓜不熟而蒂早落”了,这种现象在医学上称为早产。从近3年区妇幼保健院记录的早产儿发生数来看,该数据呈增长趋势。2015年本地户籍早产发生数149例,发生率为4.77%;流动人口早产发生数100例,发生率为4.48%。至2016年,本地户籍早产发生数160例,发生率为5.01%;流动人口早产发生数118例,发生率达5.74%。而2017年至目前为止,本地户籍早产已发生数162例,发生率5.01%;流动人口早产发生数100例,发生率达5.13%。 多种因素可能引起早产 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高危产妇、辅助生殖技术助孕者、多胎妊娠者增多等因素,是造成早产儿发生率增长的主要原因。“我们把妊娠满28周,在37周前生产定义为早产。”区妇幼保健院产科主任孙霞说。早产是新生儿死亡的首要原因,也是继肺炎之后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第二大原因。早产儿由于器官发育不全,对环境适应能力较差,容易引发并发症。近期的并发症有呼吸窘迫综合征、脑室内出血等症状,远期并发症包括大脑瘫痪、慢性肺部疾病、感知与运动发展缺陷和学习能力低下等。 孙霞表示,目前造成早产的具体因素有:晚期流产及(或)早产史者;孕中期阴道超声检查发现子宫颈长度小于25mm的孕妇;有子宫颈手术史者;孕妇年龄小于17岁或大于35岁;妊娠间隔过短;营养状况差、过度消瘦的孕妇;多胎妊娠者,双胎的早产率近50%,三胎的早产率高达90%;辅助生殖技术助孕者;胎儿及羊水量异常者;有妊娠并发症或合并症者;有烟酒嗜好或者吸毒的孕妇等。 预防早产要做好几件事 孙霞表示早产重在预防,要加强孕妇的孕期管理,从源头开始预防。区妇幼保健院对所有来就诊孕妇进行高危评估,针对高危产妇进行系统专属化管理,定期进行产检及风险评估。对有早产史、晚期流产史、宫颈长度缩短的孕妇重点关注。加强高危妊娠管理,积极治疗妊娠合并症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必要时对高危产妇进行干预性措施,如孕酮的应用、子宫颈托等。 孙霞认为,孕妇自身需在营养上多元化补充,避免贫血,注意孕期卫生,积极治疗孕期泌尿生殖道感染等症状,对已明确宫颈功能不全的孕妇,应适时行宫颈环扎术。她表示区妇幼保健院有孕前咨询门诊及早产预测门诊,有产科团队专门为孕妇评估。 孙霞建议,孕妇对早产预防应做到连贯性,加强早孕预防的意识,积极向医生咨询并进行评估,怀孕后应对高危因素动态管理,发现异常及时寻求专业医师进行干预。孕妇应该提高自我保健的意识,定期产检,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合理体重控制,避免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等高危因素。她建议“二胎妈妈”两次妊娠间隔应该控制在18-23个月,以减少早产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