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蒸盆”,是饮食文化出名的十堰竹溪一道有名的鄂菜,民间传说这道菜始于唐朝。相传薛刚在正月十五大闹花灯打死太子后,武则天下令将薛家满门抄斩,在武三思追杀下,薛刚被逼与妻子在卧龙山含泪离别,独自一人逃至泗水关(今竹溪县丰溪镇境内),投奔本家哥哥薛义。 薛义暗想:薛刚已被皇上下旨缉拿,我这时若藏他,岂不受拖累?便与夫人杨氏商量:“如果我们趁此机会把薛刚抓起来解往长安,可以官升三级,你我今后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杨氏大怒说:“亏你想得出来,弟弟把你从狱中救出来,又安排你任总兵,你不思图报,如今恩人有难,你还想落井下石,会遭天谴的。” 薛义见杨氏这样说,知道明的不成,便假意说:“我只是试一试你,是不是见财起意之人。”杨氏夫人这才转怒为喜。薛义说罢便叫杨氏安排宴席为薛刚接风。席间,最后上的菜是一个大陶盆装的热气腾腾的蒸盆。 不料薛刚被薛义下诡计毒倒,欲押往长安领赏,杨氏亲眼见此,便来阻挡,被薛义当场一脚踢死。后来当地的妇女为了纪念大仁大义的杨氏夫人,都仿效她做的蒸盆来招待尊贵的客人,并且世世代代传诵着她的美德。 做竹溪蒸盆,首先要将整鸡、整蹄洗净后用葱、姜、花椒、大茴、桂皮、料酒、香菇、食盐等腌制半小时,然后冷水上盆,蒸至八九成熟,把高山(海拔700米以上)土豆切好淘尽入盆;半小时后将鸡蛋饺子、金针入盆;20分钟左右,将菠菜叶入盆,5分钟后,乌(乌鸡)、红(腊肉)、黑(香菇)、白(土豆)、黄(鸡蛋饺子)、绿(金针)、青(菠菜)七彩斑斓,原汁原味,浓香扑鼻的蒸盆就令人眼馋、嘴馋了。 比较讲究的人家,还要拔两样地里的青菜,酸菜坛子里捞两个酸柿子,池塘里打条鲤鱼,至少炒四样配菜,既是“五魁首(四菜一盆),又是诸(猪)事(柿)吉(鸡)利(鲤)之意。 据搜狐美食 图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