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葛林高 为进一步整合校际优质教科资源,提升办学品质,去年12月28日,十校教科联盟第三站“问道宁锋”联席会议启航。 除了联盟发起方居敬小学,还有来自余姚姚北实验学校、宁海强蛟中心小学、象山丹城第五小学以及我区的锦溪小学、江口中心小学、岳林中心小学、西坞中心小学、松岙中心小学等十所学校的教科研骨干教师齐聚海曙区宁锋小学,共襄教科盛举。本次活动还吸引了海曙区教科专家以及部分学校的教科室主任到会观摩。 当天上午的启航仪式上,居敬小学校长吴成培寄语成员单位,以“做一个幸福的人”为目标取向,整合校际间优势教育资源,让怀有梦想的教师共建这样一个理想的教育社群,真正促进十所成员学校的内涵发展。 随后,来自宁波教研室的教研员、特级教师陶育义教授欣然为与会教师分享了论文撰写与课题设计的经验。岁暮天寒,风雨飘摇,但是当天下午的主题论坛和沙龙诊断现场却是掌声雷动,每一个与会教师参与到了智慧碰撞、头脑风暴中。 主题沙龙活动由联盟学校中的部分教科室主任主持,来自宁海强蛟中心小学陈来芳老师的《走一走、思一思、做一做》、岳林中心小学卓旺通老师的《联盟活动与学校教科管理对接》、居敬小学葛林高老师的《DNA解码:科研共同体创新力》直击学校教科工作中的机制,分别就骨干教师的引领、共同体的变革、微型课题的设计展开了各自的汇报。 随后,联盟基于深化课程改革、培育精品项目为发展主旨,就成员学校的省市级规划课题展开了观念的碰撞和有思想的交锋。 分会现场,由居敬小学教科室主任葛林高老师主持,就余姚姚北实验学校的“1+3有声阅读”、江口小学的“数据分析能力培育”和与会教师做了互动式交流,与此同时他对这两个课题样本作了个性化的剖析,他从主题确立、框架设计、行文角度等方面进行细致的诊断,并对研究进程中如何追溯原点、切入学理、形成逻辑体系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活动在大家的意犹未尽中悄悄走近了尾声,原定两个小时的时长被一次次延伸,直至天色渐暗,华灯初上,但是每一个人回味这一天来的精彩与感动,数股欣喜,言之不及。 据悉,教科工作作为居敬小学的办学招牌之一,其核心团队科研工作坊成立8年来,在各级立项课题52项,其中省级6项,宁波市级32项,教科成果宁波获得一等奖45人次,省级以上获奖42人次。科研工作坊在提升该校青年教师教科素养的同时,也影响和辐射了周遍不少学校。2015年伊始,余姚姚北实验学校主动与该校联系,聘请校教科室主任为科研导师,并恳请发挥团队引领作用,与他们共建科研联盟。之后,跨校教科联盟吸引了更多的成员陆续加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