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A4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2月26日 星期一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区司法局

扎实推进律师行业发展成效初显

    􀴁通讯员 蒋颖

    2017年,区司法局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律师业培育发展要求,紧紧围绕全区“全面融入主城区,加速同城化发展”主线,结合我区律师行业发展实际,把握立足点、找准切入点、寻求突破点,主动激发律师发展核心竞争力,盘活行业内生动力,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目前,全区共有执业律师36人,参与服务全区中心工作、法律服务惠企便民专项行动等280余人次,全年未发生任何律师违法违纪行为。

    抓牢行业内外管理

    实现律师业有序发展

    加强检查考核,做细“内部管理”。建立案件倒查、“双随机”抽查、年度检查相结合制度,重点检查律所律师平台使用、公章使用、发票开具、案卷装订、执业行为等事项,同时,梳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以条目清单的形式予以通报,并要求限时整改。整改不到位的律所予以年检不合格,倒逼内部管理规范化。2017年,全区5家律师事务所内部管理情况整体良好。

    加强教育惩戒,做实“诚信执业”。利用季度主任会议、律所内部学习等有利时机,通过座谈会、警示教育等形式,加大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教育。创新推出执业“第一课”制度,针对新执业律师、实习律师等行业新进人员开展执业纪律教育,通过“面对面”谈话,树立起正确的执业意识和职业信念。健全违规违纪惩戒制度,以“零容忍”为底线,加大对投诉、违规违纪等行为的调查、惩戒力度,确保律师执业合法、规范。2017年,累计开展新进人员谈话6人次,全行业未产生有效投诉,未发生行政处罚、行业处罚等情形。

    加强统筹协调,做深“联合监管”。联合区公安分局、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等出台《关于建立健全律师执业监管跨部门协调机制的意见》,明确律师管理工作协调沟通、律师违法违规信息通报处置和惩戒机制,加大律师执业纪律督查,有效促进律师依法、诚信、规范执业。

    强化架桥铺路职能

    实现律师业健康发展

    完善制度,优化律师执业环境。联合区公安分局、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出台《关于建立健全维护律师执业权利快速联动处置机制的实施意见》,明确律师执业权利维护范围、途径,建立律师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健全快速受理和联动处理机制,为律师执业权利保障奠定制度基础。

    搭建平台,发挥律师专业优势。联系妇联、商会、企业等部门和单位,了解各单位法律服务需求,针对性推荐适合的律师事务所或律师,并牵头搭建三方联动平台,为律师事务所和相关单位架起沟通桥梁,助力律所、律师在更大范围内发挥专业优势。

    转变思路,服务律师日常工作。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契机,深入推进涉及律师及律师事务所行政审批项目“快跑”,创新推出工作人员“代跑腿”机制,对需要上级部门审批的律师事务所年度检查考核和律师执业活动年度考核两个事项,完成本级初核后由工作人员代替当事人上报审批,审批完成送证上门,真正实现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

    突出强所名师培育

    实现律师业持续发展

    推进“三名”工程建设,提升律师行业竞争力。积极培育和扶持综合业务能力强、业务特色鲜明的专业律所,引导律师主动围绕中心工作,开拓适应发展需求的法律服务产品。大力培养讲政治、重操守、专业精、服务优的名律师,从整体上提升全区律师行业的竞争力、公信力和社会美誉度。

    加强青年律师培养,促进律师行业可持续发展。主动倾斜政策,大力培育青年律师。积极引导青年律师参与法律援助案件承办、公益法治宣传、农村法律顾问等工作,在进一步拓展青年律师生存空间的同时,提升服务社会民生意识。

    重视律师队伍建设,激活律师行业内在潜力。积极搭建律师交流渠道,组织参加全市律师实务理论研讨会、第六届青年律师论坛、两岸四地青年律师论坛等培训和活动,有效提升律师业务水平。组织参加先进评比,通过选树典型,在全行业营造比学赶超良好氛围。2017年,共有5人获评“优秀青年律师”“青年律师公益之星”“宁波市优秀工会法律服务律师志愿者”和“宁波市优秀人民监督员”等荣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奉化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