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A3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5月03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浅谈“如何构造小班幼儿数学之基”

    􀴁庄碧芬

    根据幼儿园的课程教学体系,我发现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现代教育观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孩子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孩子亲身经历参与特定的教学活动,获得一些体验,并且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对此进行理解和应用。因此,从事幼教工作几年以来,一直在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在数学活动中,怎样运用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怎样在不同活动中渗透数学思维、动手等能力呢?

    幼儿不同的家庭、社会环境造就了不同的能力趋势,一部分幼儿以游戏活动为主发展各类能力,在益智领域发展有所欠缺,主要表现在数学活动开展的效果不理想。小班的时候,在教学活动中会发现,各领域、各科时间操作活动下来幼儿都有明显进步,但数学教材的活动会有较多一部分幼儿以失败而收尾。经过分析,我认为首先应该改变现今的教学观念,随之开创符合班级幼儿能力发展顺序的教学方式,最终开展系列活动“教、学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一些感受。

    一、教学观念的更新是基础

    根据幼儿园的特色数学课程,在幼儿园的组织带动下,教师们通过集体培训,从理论到案例,再到操作,教师们集中学习,交流反思,制定合理的学习游戏方案,提出有建设性的实践运用。从传统的“以知识的传授为中心,过分强调了老师的作用”的教育圈子中跳出来,展现新的“以幼儿为主体,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的教育观,使幼儿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不在意枯燥的数字、符号学数学,而是渗透音乐,运用棋子,在游戏中,在研究实现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发展数学,进而喜欢数学。

    二、教学方法的创建是关键

    有一位教育家曾说过:“教师的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这句话使我深受启迪,也改变了我的教学观。为此,我在探索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使孩子学习数学像追蝴蝶一般,如痴如醉、留连忘返;应将以往的“灌输式教学”变为“操作式教学”“游戏式教学”,让幼儿参与到活动中,以幼儿为主题,从活动中体验知识的演变过程,在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获得知识。

    在教学中,我们也可以五大领域共同渗透、游戏,例如:

    在社会活动中学习简单的数字口语、数学手指谣、认知数字的形象。结合父母的提前教育“对生活中存在的凌乱数字的认知、发音”,进行单独的系统认识、逐一数数作为学习数学的基础。

    在语言活动中学习数字的顺序性、递进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数学的第一步,往往都是对阿拉伯数字的认知,生活中有很多数字,但很凌乱,我们可以让幼儿在翻阅图书、朗诵诗歌时,渗透对数字的顺序性、递进感,作为学习数学的第二步。

    在健康活动中学习数字的隐性含义,培养荣誉感、团队感。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生活卫生活动的开展,灌输幼儿第一、第二名名次下隐含的荣誉感,培养幼儿分组合作的团体感,以数字为标记,深入教育意图。

    在科学活动中学习数的实质意义,能进行简单的抽象思维。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实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

    在艺术活动中学习培养幼儿的前书写能力。以写画姿势的养成为重点,引导幼儿学习、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尝试引导幼儿参与一些有趣味性的绘画、连线等活动,如:

    1.“涂圈圈”,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小班幼儿正处于手部小肌肉开始发展的时期,让幼儿用油画棒涂色十分有利于帮助幼儿掌握协调动作和力度。2.让幼儿继续做“点连线”的练习,教师事先画好点,注意点与点之间的距离近一些,幼儿根据一定的轨迹联系起简单的线条和三角形、正方形等几何图形。3.连线游戏“找朋友”。是由点连线活动延伸而来的,将原来的点变为小动物,引导幼儿用连线的方法为小动物找到好朋友,逐渐把握手的控制力度和方向。4.油水分离画的形式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兴趣,教师引导幼儿用油画棒和毛笔相结合进行绘画,让幼儿在感受油水分离绘画方法的同时,尝试不同的运笔的练习,让幼儿不怕纸、笔。

    三、游戏形式在教学活动中运用的有效性

    好奇心和相象力是幼儿主动学习的动力,为了引发他们强烈的学习动机,利用教具和游戏寓教育乐,是幼儿最容易接受、最乐于参与的一种学习模式,而幼儿每一次玩,可能都有不同的玩法、不同的点子,无形中就培养了灵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数学教育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元素。

    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是知识经验尚贫乏,所以离开数学教育的内容,离开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去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是要碰壁的,是幼儿力所不及的,所以要从本学科特点及幼儿实际水平出发,幼儿创造性的培养才可能是行之有效的。

    在数学教育中,幼儿的创造性体现在他们对空间、数、行、时间等粗浅知识的学习过程之中,所以除了设计适合于幼儿发展水平的集体数学活动和及时提供多功能的材料外,我们还要把数学知识提炼于一日生活中,重要的是发现、了解幼儿学习的过程,并对幼儿与材料发生作用时的动作、语言、表情、态度等的观察作一分析思考,了解幼儿的点滴创造性表现并予以肯定和鼓励,这不仅让幼儿主动学习,更为重要的是,我们重视了学习的过程,而不是单纯追求结果。

    作者系上林华庭幼儿园教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奉化日报